□杨馨仪 (中国人民大学)
4月3日,清明节前夕,一篇名为“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的小红书帖子引起广泛关注。该帖子叙述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朱锐老师即便在面临癌症晚期的挑战时,依然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件。截至4月4日凌晨,该帖子已收获了1.8万点赞,4000多次收藏以及1000多条评论。
尽管“未知生,未知死”,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社会往往对死亡话题讳莫如深。朱锐老师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敢,更是对当前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生命教育的一种补充。以开放的姿态与同学们探讨生命的价值,朱老师展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尽管登山杖作拐,病房手环在腕,却依然散发着对哲学和艺术的热情,他曾在课上说:“学哲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我不再恐惧死亡。”朱老师的坚强与哲学家面对死亡的无畏态度,给予了学生和社会极大的震撼和启示,他的生命故事成为一股激励人心的力量。“因为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这句有力的话语,唤起了对生命更深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面对生命的终结,理解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个开放且深刻的空间来谈论死亡,生老病死从不是仅仅局限于医院的癌症病房或ICU监护室里的临床事件,它们同样是关乎哲学的探讨,是每个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测,我们往往显得被动和无助,这不仅源于我们对生与死的未知,也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长期忽略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但近年来,在国内,我们欣喜地看到,生命教育已逐渐融入社会文化。无论是通过北大医学部王一方教授的《死亡哲学课》,南方科技大学袁长庚老师的《理解死亡》这类正式课程,还是通过《三悦有了新工作》《入殓师》等探讨死亡主题的影视文艺作品,这些都是生命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通过情感的共鸣,让我们有机会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终结,理解死亡的多重意义。通过这样的教育和文化体验,社会大众可以对生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让我们在面对生与死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具备面对生命最终章节的勇气。
不论是“像一个将死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度过”,还是“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人生总是在朝着黄昏不断行走。朱锐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死亡是生命的过程,是永远的人生课题。生命句号画上之前,空白都需要用具体的现实追求去填满。期待在未来,这样言传身教的生命教育能够贯穿人成长、成才的始终,也愿在清明节或许带着伤感底色的传统节日,我们对生活、对生命依然热爱无尽头。
来源:红网
作者:杨馨仪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