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婧(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甘肃武威某小学三年级英语老师晚上9点多布置作业,一家长提出质疑后被班主任以“发布不当言论”为由踢出群聊的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家校沟通问题的关注。据了解,该老师很晚布置作业,导致学生晚上十一二点还需提交作业的情况并非首次发生。家长事后表示:“就因为这个事情把我踢出去,以后其他家长谁还敢提意见?”(12月29日《新闻晨报》)
家校合作,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和家庭犹如教育的同盟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而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反馈,无疑是推动学校改进教学管理的积极力量。然而在这一事件中,家长不仅未能有机会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反而被踢出群聊,这无疑阻断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质疑合情合理,这既是对孩子成长的关心,也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的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如此晚布置作业,家长在忙碌一天后还要去处理孩子作业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睡眠质量,还会增加孩子和家长的压力。家长出于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自然也希望学校能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时间。
而班主任将家长踢出群聊的做法,则显然欠妥。这看似制止了眼前的冲突,实则是对家长合理诉求的漠视。这种行为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给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蒙上了阴影。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教师对家校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未能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家长视为对立面,一旦质疑就“捂嘴”,反映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的僵化与短视,缺乏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
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虽然布置作业的时间安排或许有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考量,但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不是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因此,教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应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沟通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学校也应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反馈渠道、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认真地回应和处理,而非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回避问题;家长则需理解教师的工作,以理性、建设性的方式与学校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教育无小事,家校沟通作为其中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环节,其作用至关重要,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维护。“踢群”之举只能是掩耳盗铃,而绝非长远之计。只有学校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并切实做到与家长携手合作,以孩子成长为出发点,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健康、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罗婧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