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捞手机勒索”成景区灰色产业,谁在纵容趁人之危的生意?

来源:红网 作者:王禺 编辑:刘经纶 2025-07-12 22:37:26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王禺(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浙江杭州桐庐雅鲁漂流景区发生一起纠纷。一名游客在漂流过程中手机不慎落水,被当地一男子打捞。然而,该男子竟向游客索要1500元“辛苦费”。双方协商未果后,男子竟将手机再次扔入水中,并嚣张扬言“有本事自己捞去”。游客被迫报警,最终该男子因不当行为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7日。(7月10日 《扬子晚报》)

这1500元的天价索要本就离谱,而协商未果后的毁物之举更是蛮横无理。据景区负责人透露,该男子竟是专业“蹲点”,专事打捞游客落水手机索酬,俨然将此“灰色产业”当成了生财之道。市面上手机价格高低不一,动辄索价1500元,已远超许多手机本身的价值,无异于趁人之危的“狮子大开口”。

更令人后怕的是,男子随手扔回手机后,情急下水的游客险些在复杂河道中遭遇不测,幸得其他游客救助。男子扔手机这一举动,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尤为讽刺的是,纠纷发生时,多名景区工作人员就在现场,却无一人上前干预。作为“东道主”,景区不仅对公然敲诈勒索的行为置若罔闻,更未能履行保障游客财产乃至人身安全的基本职责,失责之举显露无遗。

然而事件并未就此结束。水位下降后,失物竟被另一位当地阿姨捡到。获悉游客愿付400元酬谢,但阿姨竟临时加价至800元!最终在警方协调下,手机才物归原主。一部落水手机,两番“历险”,两位捡拾者,两番讨价还价,其世道人心,令人唏嘘。游客非不念拾取之劳,但此等“漫天要价”,实该被整治规范。景区最后也表态,将禁止村民随意下河,并安排专业人员为游客提供免费打捞服务。

帮游客打捞失物本是善举,适当的“辛苦费”也是对善意的尊重。然而,若披着“助人”外衣,行巧取豪夺之实,则与敲诈勒索无异。漂流景区必须承担起“主人翁”责任——粗暴地“提醒勿带手机”是懒政思维。在全民记录的时代,游客渴望记录精彩瞬间实属人之常情。景区应做的,是从源头上完善保障措施,如提供防水挂脖手机袋等有效防护手段。

对游客而言,提前了解风险、做好必要准备,如使用专业防水设备,这也是保障自身安全和财产、确保旅行愉悦的关键所在。当然,也唯有景区主动作为、完善服务,执法部门严打乱象,游客提升防范意识,“漂流手机捞金”的灰色产业链方能被斩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禺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56/151219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