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跪地救昏厥女子被说成“袭胸”,是对生命的漠视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汪敏星 2025-07-15 21:58:46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川(吉首大学)

7月12日,湖南衡阳一名女子突然昏倒在地,面色、手部发白,无脉搏且意识丧失,一名男子跪地持续按压,实施心肺复苏。据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报道,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留言中,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

实际上,类似事件屡见报端。2021年8月20日,一名7岁女孩的头卡在小区消防通道的铁门栏杆上,被路过的环卫工人高师傅救下,却有人质疑高师傅施救时“手放的不是地方”;2022年9月25日,两名男子在上海某商场救下困在扶梯的女童,同样被指责“手放的位置不对”。

客观而言,这种现象频发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习以为常”。如果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被讨论、被放大,施救者的动机被恶意揣测,那么人们在紧急施救前的“犹豫感”就会增加。这将成为相当可怕的一种趋势。要知道,急救的特点就是紧张急迫,判断和动作都要快。在这个高度随机的过程中,若多了考虑后果的犹豫时间,对急救的影响不言而喻。

紧急施救不是排练,更不是空调房里的谈资。近年来,随着健康急救知识的科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才逐渐被公众所熟知。其使用方法中有一个核心要点:仪器的正负极贴片必须贴在皮肤上。简言之,就是需要脱掉被急救者的衣服。若任由这种对施救者动机的恶意揣测扩散发展,势必会对急救产生不可预估的阻碍。一言蔽之,你可以不懂急救,但请把点评的音量调到静音。

一场堪称教科书式的急救,被舆论异化成“袭胸”,是对社会善意的侮辱,是对生命的漠视。这就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和平台方加强对类似言论的打击,尤其是对那些恶意博流量的用户要及时处理,让他们失去胡编乱造、刻意制造对立的生存土壤。同时,长效治理此类现象还需法律的牙齿有力咬合,让恶意揣测再也“恶”不起来。此外,我们应看到,正义、光明的点赞占据了最大比例,良币驱逐劣币的公众善意和理性,是打击这类恶意揣测现象的有力武器,正义凛然,定叫卑琐无处藏身。

当每一份挺身而出的善意都要如履薄冰,当每一次紧急施救都要顾虑重重,寒的是救人者的心,堵的是更多人的生路。保护好施救者的勇气,让“救人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毫不动摇,才是对我们每个人可能需要的那一次“生死时速”的最大保护。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59/151293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