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PPT回归工具定位

来源:红网 作者:高家千 编辑:汪敏星 2025-07-25 13:05:22
时刻新闻
—分享—

□高家千

2025年,浙江省部署开展“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改公务PPT、视频情况,推动“减量、减费、减负”。据解放日报报道,2024年,平湖市当湖街道(含村社区)制作PPT5个、视频11个,总计费用约26.9万元,较上一年度相比PPT和视频总量下降70.37%,总计费用下降72.96%。

对PPT形式主义的吐槽,早已超越政务领域,成为职场普遍痛点。职场人那句“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寥寥数语,道尽无数职场人的无奈。

技术本是传递工作的工具,现实中却常被倒置。每到年底,机关单位熬夜加班雕琢PPT甚至外包制作,早已是家常便饭。有基层干部苦笑:美化PPT所耗费的精力,远远超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当PPT的质量代替工作实效,成为衡量工作的“硬通货”,大家琢磨的不再是工作本身,而是如何让PPT“卷”出新高度。这些看似专业的包装,往往掩盖了实质性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病根在于评价体系的偏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习惯看屏幕评工作,基层自然把资源推向“看得见的政绩”。甚至出现修条路汇报五分钟,3D动画花两周时间的怪象。这像极了“PPT造车”,概念动画炫酷无比,纸上参数遥遥领先——屏幕上的成果令人振奋,而现实的攻坚难题却少人问津。工作的本质,早已被屏幕表演置换了位置。

破除屏幕形式主义,认知与机制并重。认知上,政绩在实打实的成果里,让实效本身成为最强注解。机制上,要建立“内容优先”的评价体系,确保PPT汇报的重点放在问题呈现、解决方案与实质成效上,而非眩目的画面与转场。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迭代带来新挑战。AI一键生成“大片级”汇报,其制造的视觉幻象可能更具迷惑性,让形式主义披上更精致的外衣。这正应了马尔库塞的警示:过度依赖技术符号,人易沦为“单向度”的存在。当干部沉迷于算法生成的“完美”展示,或许会忽略方案落地的真实困境与群众的迫切呼声。

“屏幕形式主义”整治,省下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服务理念的重塑。为政之道,在群众紧握的双手间、在双脚沾满的泥土里、在矛盾化解的现场中,而不在预设完美的屏幕上。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高家千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69/151550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