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
7月29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一起“特价文眉”的二审刑事判决书披露,当顾客被360元的特价文眉广告吸引到店后,店员通过故意给顾客文“丑眉毛”或文一半眉毛等方式告知“特价文眉”效果差,迫使顾客不得不升单消费。判决书披露,涉案店铺系一家全国连锁店铺,涉事门店的店长及顾问均因强迫交易罪获刑,并处相应罚金。(7月29日 红星新闻)
试想,为了追求靓丽外表而走进美容院的顾客,被纹了一半的“丑眉”,内心可能是崩溃的。可她不能崩溃,因为这个时候独自一人的她,可能已经被“美容顾问”围住,对方看似和颜悦色地询问:“顾客,请问是否要升单?”谁知道如果拒绝了,会遭到怎样的对待。所以绝大多数顾客在这个时候会“眉得办法”,被迫选择妥协,接受美容院的高价项目。
但仔细想来,美容院这种屡试不爽的“营销策略”,不正是以胁迫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符合强迫交易罪的相关要件吗?涉事店长及顾问获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对于强迫交易,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可谓不严谨,惩罚手段不可谓不严厉,但美容院类似的消费陷阱为何屡禁不止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动辄上万的价格,让人不惜以身试法;二、类似强迫交易的行为往往发生在美容院内部等相对封闭的空间,消费者在被胁迫的同时难以保留相关证据;三、消费者对强迫交易罪等法律法规认识不足,认为只是消费纠纷,合同也签了,手中证据也不充分,维权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于是选择不了了之。
要想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首先,美容机构经营者要强化法治观念,系统性学习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认识到强迫交易犯罪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督促自身主动在店内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及收费;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实施服务项目确认制度,每次服务前需经消费者签字确认项目内容及价格;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纠纷应主动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而非采取消极回避态度。
其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一方面加强对辖区相关商户的日常巡查力度;另一方面可通过社区讲堂、宣传展板等方式,对典型案例、维权办法等进行普法宣传;同时,对于消费者反馈的线索要一查到底,以雷霆手段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最重要的一点,消费者要提高警觉,接受美容服务时主动核实服务项目内容,对于经营者临时变更服务项目的要求保持警惕;注重证据留存,妥善保管消费凭证、沟通记录,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善用法律武器维权,当遭遇强制消费时,要及时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为消费者打造阳光、有序的消费环境,商家自觉守法、监管有力保障、消费者理性消费,类似的美容院“强迫交易”陷阱终究有绝迹的一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董欣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