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椒视评丨暴雨中的冷漠,不能止于账号封禁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兴琴 编辑:吴海刚 2025-07-05 20:02:16
时刻新闻
—分享—

□王兴琴 蒋巍(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天津暴雨天气下,一名12岁男孩乘坐网约车的遭遇引发广泛关注。司机接单后未确认接客,行驶短短两三分钟,就以“下一单要超时”为由,将孩子赶下车,还误导孩子支付取消订单费用。孩子在暴雨中无助等待半小时,才重新打到车,浑身湿透回到家中。(7月3日 封面新闻)

12岁男孩在暴雨天被网约车司机半路抛弃,淋成“落汤鸡”的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个体司机的职业失德,更折射出服务行业伦理与安全责任的双重失守。

司机的行为突破了最基本的职业底线:接单后未确认接客,仅因“下一单要超时”就将未成年人置于暴雨中,甚至误导孩子“免费带了一段”,这种冷漠不仅让孩子淋雨半小时,更可能对其身心造成隐性伤害。而让孩子支付取消订单费用的操作,更显逐利之下的道德缺位——在生命安全与订单时效的天平上,司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平台对司机账号的永久封禁,是及时地止损,却不应是事件的终点。作为连接司机与乘客的纽带,平台是否尽到了对司机的资质审核与服务规范培训?针对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否有更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比如强制要求确认接客状态、设置未成年人乘车提醒等,这些制度漏洞若不填补,类似事件难免重演。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服务业的“效率至上”碾压了“人文关怀”,我们失去的将是社会运转中最珍贵的善意。这位司机或许忘了,每个乘客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尤其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安全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守护。家长准备起诉司机,既是为孩子讨回公道,也是在警醒所有从业者:职业规则之上,更有不能触碰的道德底线与法律红线。

暴雨终会停歇,但如何让服务业的温度不被“时效”“利益”冲刷,需要平台、从业者乃至监管部门共同作答。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兴琴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97/151029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