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暴力是比剩面更该倒掉的垃圾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高 编辑:吴海刚 2025-08-17 20:27:42
时刻新闻
—分享—

□王志高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3名女子带4个孩子多次续面”事件持续发酵——顾客称合理消费却被商家拍视频曝光,商家则质疑“占便宜”,双方在舆论场撕扯数日后签署和解协议,却又因商家继续直播“阴阳”顾客而再起波澜。如今,顾客因不堪网暴决定起诉,商家也自称遭遇网暴,这场始于一碗面的纠纷,最终演变成全民围观的网络混战。

商家最初指责顾客“只点一碗面却续面多次”,顾客则晒出140元消费记录自证清白。这本是寻常消费纠纷,却在流量裹挟下迅速异化——商家把监控视频剪辑成“七匹狼”段子,网友给顾客孩子P图恶搞,双方的支持者更在评论区展开“道德竞技”。这像极了现代版“盲人摸象”:摸到尾巴的骂对方是蛇,摸到腿的咬定是柱子,却没人愿意看清事情全貌。当围观者把一碗面上升至“国民素质审判”时,早已忘了这不过是市井生活中最普通的供需矛盾。

街道办调解时双方握手言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商家就在直播间继续“内涵”,顾客也连夜咨询律师准备起诉。表面看是诚信缺失,实则是流量时代的必然悲剧——对商家而言,冲突话题带来的热度远超一碗面的利润;对平台来说,撕裂性话题的推送效率远高于和解新闻。

顾客晒出病历显示心律失常,商家哭诉营业额暴跌五成,但比剩面更该被倒进泔水桶的,是某些网民毫无成本的恶意。现实中没人会因为一些小纠纷被游街示众,网络上却动辄遭遇“社会性处决”。更荒诞的是,当孩子照片被做成“乞讨表情包”传播时,那些转发者还在自诩“正义使者”——这哪里是维护规则?分明是集体施暴的狂欢。

要打破这种互害循环,需多管齐下:平台应当对已调解纠纷实施“舆论降温”,强制删除涉未成年人影像;司法系统可建立“网暴速裁通道”,让施暴者付出实打实代价;而我们每个网民,不妨在敲键盘前默念三秒:若自己的消费记录被挂上热搜,是否还能承受同样的道德拷问?

这场闹剧最吊诡之处在于——很多人都自称“反网暴”,却都在无意间成为网暴链条的一环。当社会把每起小事都变成全民公审的素材时,我们终将生活在一个没有和解可能的战场。网络可以是照妖镜,但不该是断头台;键盘能敲出公道,也能凿穿文明的底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高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51/152066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