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赛”硬核:不拼论文拼投资,不讲概念讲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吴海刚 2025-08-26 16:57:42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近日,2025年湖南省(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迎来收官阶段。本届大赛不仅赛事规模扩容、赛道拓展,更在办赛机制上大胆创新,突出“以赛促产、以投代评、产融协同”的鲜明导向,真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产业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

本届大赛构建“主体赛+颠覆性技术大赛+专业赛”三级体系,在原有六大赛道基础上,新增“文化与科技融合”“生物医药”两大国际赛道,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技术前沿的创新项目。例如,能够精准识别植物病虫害的AI大数据模型,以及具备幻觉识别技术、可高效处理通用GUI任务的“熵净数字员工”。一系列的新技术不仅展现了湖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也体现出大赛紧扣产业需求、服务实体经济的明确指向。

才有所用,赛有所成。比赛现场,一批“硬科技”项目集中亮相:抢滩低空经济的轻型飞机、精度达微米级的激光精密加工装备、适用于深层油气开采的无缝钢管、“点竹成金”的竹基钠电硬碳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频电子器件的非晶纳米晶磁材料……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更与湖南省重点布局的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产业高度契合。

办赛理念的升级,是本届大赛最值得关注的亮点。大赛通过“以投代评”“卓越直通车”等机制,将项目实际获得的市场投资、企业已有资质(如取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作为晋级依据,推动“赛马”与“选马”相结合,真正实现“赛场对接市场、技术对接资本”。获得100万元以上投资的小微企业项目、500万元以上投资的成长组项目,可直接晋级省半决赛。这一做法极大提高了评审的实效性和产业相关性,也让创新创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走向生产线、走向市场。

湖南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绿色变革的关键阶段。为此,大赛首次设置“有色金属绿色矿业专业赛”,聚焦矿山智能勘探、数智化冶炼、低碳工艺等关键技术,推动传统矿业向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转型。这一举措,正是对湖南省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核一极三辅”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的积极响应。

赛事的意义,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服务产业、服务国家战略。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青年创业仍面临融资难、政策散、成活率低等挑战。湖南通过大赛整合政策、金融、技术、市场等资源,构建“赛事+”生态服务体系,开通优秀项目落地绿色通道,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定制化支持方案,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群”提供了闭环支持。

如今,三湘大地正在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以邓意麒、龙斌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才,以“茶颜悦色”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正吸引越来越多青年来到湖南、留在湖南、创业在湖南。他们不仅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当代注解,更是湖南推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总结而言,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链接技术、产业、资本与政策的重要枢纽,是湖南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它充分体现“实干兴邦”的湖湘精神,也将进一步推动“三湘智慧”服务于国计民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湖南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91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