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神话》新作的主角,为何不是“悟空”了?

来源:红网 作者:张锐 编辑:刘经纶 2025-08-21 19:30:47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张锐(兰州大学)

8月20日凌晨,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上,游戏科学公布最新作品《黑神话:钟馗》,并发布了先导预览视频。随即,《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在微博转发了该视频,评论区有网友表示“新作可以出,但说好的DLC也必须要有。”冯骥回应,“《黑神话:悟空》DLC(常指游戏的可拓展内容,通常是新角色、新剧情等)确实是个不坏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我们更想做一款新作。”

新旧难兼顾。《黑神话:悟空》开发了七年,而《黑神话:钟馗》即使在有了“前作爆火”经验的情况下,再快也预计要四年左右的开发时间,这意味着玩家想要悟空DLC能不因钟馗而“迟到”,几乎不太可能。有网友估计,若事实真如冯骥所讲,则新悟空至少要再等两年的时间。对此,许多网友表达不满,8月20日“放弃DLC开新坑,透支玩家情怀?”的热搜登上了贴吧榜二,讨论量高达379.9万。这不免让人疑问,游科为何如此选择?是不是一意孤行?

选择是为了初心的坚守。相比钟馗,悟空DLC必然是“稳赚不赔”的,一是因为《黑神话:悟空》的玩家基础好,人数多,粘性高;二是因为游戏本体完善,DLC开发更简单。而制作新系列《钟馗》,会面临开发周期长、资金周转不足、营收低等问题。况且正如冯骥自己所说 “毫无疑问都是热爱黑猴的人,是喜欢游科的人,是把我们一路抬上山的人”。在事实和情感的双重考量下,游科为何不回馈这群玩家呢?答案就在游科官网的介绍之中——“只做打动自己的游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打动自己,而罔顾玩家体验,他们更想表达的是,如果一款游戏制作者自己都不认可,玩家又怎会认可?“此时此刻我们更想做一款新作”,这是游科目前所更认可的。因此,在这一岔路口上,他们优先听从了内心的声音。

选择是看到了国产游戏的不断崛起。《黑神话:悟空》的发布打破了国产游戏的“低质”印象,引领行业向着更高品质与标准发展。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增长趋势明显放缓。与之相反,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自《悟空》“取经成功”后,更多的团队开始参与到国产3A游戏的制作当中。包括《影之刃零》《无限机兵》《失落之魂》等,且当他们发布实机演示视频时,几乎都会收获诸如“狂喜”“出必买”等大量好评。“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不论数据还是实例,如此3A“盛世”,游科怎能不注意?因此,他们敢先做钟馗,不仅是信任自身的实力,更是信任中国游戏的市场与前景。

游科的此番选择,是看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玩家们的期待。早在《黑神话:悟空》上线前,游科就已注册“钟馗”“姜子牙”等黑神话相关商标。B站发布《黑神话:钟馗》宣传视频时,官方账号已从“黑神话悟空”更名为“黑神话”,可见游科从一开始就不想止步于悟空,而是期待打造庞大的“黑神话宇宙”。国内玩家同样如此。尽管当下因开发优先级问题,游科遭到不少质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玩家几乎都非常期待黑神话系列的真正到来。贴吧一项4629人参与的“先新作或先 DLC”的投票显示,支持先新作的比例达 63%,即便投票给 DLC 的玩家,也只是抱怨DLC可能因钟馗晚出,并非不喜欢新作。国外玩家一样期待。去年《黑神话:悟空》拿下了金摇杆奖“年度最佳游戏”(由全球玩家共同投票评选),彼时就有许多外国网友表示,期待更多黑神话类游戏的发布。“因为期待,所以热爱”,面对这份期望,游科的创始人杨奇回应道:“说好的三部曲,退休前一定搞完!”

回到最初的问题,游科真的在一意孤行吗?至少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这更像是游科综合考量自身创作诉求、行业环境与玩家期待后的选择。况且,先做钟馗,并不意味着新悟空的停摆,只是需要“再等等”罢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足够的打磨或许能带来更值得期待的作品。

《岩田先生》一书中,任天堂的老社长说:“在既有的延长线上,是没有未来的。”于游戏科学而言同样如此,有未知,才有惊喜;有挑战,才有乐趣。国产游戏,也当如此。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锐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5/152183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