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慧(南昌大学)
据红网时刻新闻报道,长沙市民陈先生称,7月11日凌晨,他所住新城新世界二期B区住宅的入户花园地板坍塌,导致他与妻子坠落受伤。开发商在现场勘察后表示坍塌事故与开发单位无关,且并未给出解决方案。当记者追问该事件后续将如何处置时,小区物业称“你们可以走司法程序,法院判定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消费者维权时,商家一句“你去起诉吧”;公共服务出了纰漏,相关方以“按法律程序来”搪塞。这些回应看似“依法办事”,实则是对自身责任的逃避。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明确权责、规范行为,而不是给失职者提供免责的借口。司法程序作为维权的最终保障,不应成为责任方逃避义务的工具。
作为小区管理方,物业本来就对小区内各类设施的安全隐患负有提示、排查与协调处理的义务。入户花园的地板坍塌,无论其产权归属如何,都可能与房屋质量、日常维护等问题相关。即便涉及开发商或其他责任方,物业也应承担起中间协调的责任,帮助业主对接相关方、厘清责任链条,而非一推了之。
事故发生后,业主最需要的是及时救治、查明原因与获取合理赔偿。因而对于受伤的陈先生夫妇而言,此刻最迫切的是身体康复与问题解决,而非被迫启动漫长又复杂的司法程序。物业的职责本应包含对业主的人道主义关怀,主动协助处理事故后续,而非用一句傲慢的回应作为甩锅的“挡箭牌”。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警惕的是,这类安全事故往往存在共性隐患。即便入户花园属于业主自用区域,物业也应借此机会排查小区内各类设施的安全状况,向其他业主提示风险。这既是对全体业主安全的负责,也是物业管理专业性的体现。
物业的价值,不仅在于日常服务中的主动作为,更在于事故发生后的积极担当。一句“走司法程序”或许能暂时回避问题,却掩盖不了责任的缺位,更寒了业主的心。期待涉事物业后续能收起“甩锅”心态,以实际行动履行应尽义务,让业主感受到应有的安全感与责任感。
少一些“走司法程序”的敷衍,多一些直面问题的担当;少一些冷漠推诿,多一些人文关怀,这是服务行业应有的姿态,也是避免更多实质性问题被掩盖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谢美慧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