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诺即修复”机制是对诚信的“双向奔赴”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文宇苗 2025-02-18 16:14:01
时刻新闻
—分享—

□黄齐超

“本以为这次贷款没戏了,没想到信用修复可以如此便捷,让我们顺利拿到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一家建设企业负责人王先生感慨万千。他的企业曾因“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被列为异常。在市场监管人员的指导下,王先生对信用修复材料进行了完善,当日提交,当日处结,当日就申请到了贷款。据悉,王先生的成功修复信用,得益于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的“承诺即修复”举措。(2月17日 《济南日报》)

企业经营,诚信在先。如果一家企业存在信誉上的污点,并被征信体系记录在案,那么,这将影响到企业的招标、贷款及洽谈生意等等。信用规则面前,你不讲信誉,经营被征信系统掣肘,这又怪得了谁呢?

不守规则,无视信誉,随意违规,被纳入征信体系,导致自己的经营行为被限,这是对不诚信企业的惩戒,无可厚非。一个人,知错就改亡羊补牢,还是好同志;同理,一家企业违约了,犯错了,大家也应当给予它改正的机会。如果他们按规定进行了纠错,修复了信誉,那么,职能部门也应及时对企业进行信誉修复。

理是这样的理,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些曾经的失信企业虽然进行了整改,但因职能部门的行政滞后,企业信用体系并没有及时进行信用恢复,企业仍戴着失信的“帽子”,这导致了企业经营行为依然处处受限。这对信用管理系统和职能部门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失信?

信用无法及时修复,这对企业是一种伤害,影响到了他们的经营,也抬高了信用修复成本,脱离了国家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良善初衷;同时,职能部门的效率低下、行动滞后,也影响政府的信誉。

2024年年底,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在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全面实现信用修复“一窗办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修复机制。王先生的经历,就是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承诺即修复”机制的最好例证。据悉,自“承诺即修复”机制建立以来的2个月里,起步区即收即办,高效服务,已经为6家企业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业务。当然,这只是济南市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承诺即修复”机制,提升了信用修复效率,减轻了企业时间成本,优化了业务流程和办理程序,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彰显了政府的善意和行政效率。

诚信经营,知错就改,让企业明白了“好信用换来真金白银”的道理,将更加重视信用;而职能部门“承诺即修复”,快速修复信用,也是一种讲信用的体现。我们乐见政府职能部门出台更多对诚信“双向奔赴”的积极举措,继续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文宇苗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6/52/147113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