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鲁钰(伊犁师范大学)
近日,安徽阜阳的崔女士在穿着他人赠送的袜子时,发现袜子上的图案令人不适,随即拍摄照片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据崔女士描述,袜子图案中,一位女性跪在地上,脖子上系着一条红绳被狗牵着。崔女士对此感到不解,认为商家在设计上存在不妥之处。(2月11日 长江云新闻)
在消费主义浪潮澎湃的当下,商品,已远远超越了单纯满足实用需求的范畴。它像是一个文化符号的集合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地展现出审美导向,悄无声息却又深刻有力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塑造进程之中。作为消费市场流通品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商品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连接品牌与消费者心灵的桥梁,是传递价值观念的关键媒介。
在商品设计的领域里,创意表达宛如璀璨星辰,有着极为广阔的施展空间。那些突破常规、“思路清奇”的设计,与千篇一律、刻板守旧的传统图案形成鲜明对比,它们凭借独特的构思和新颖的呈现方式,成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版图,精准对接消费者日益多元、不断进阶的个性化需求,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强势突围,熠熠生辉,成为推动消费市场活力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创意并非无底线的撒野,必须在公序良俗的框架内进行。当“狗牵女性”这类恶俗图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袜子这类日常用品上,公然冒犯大众审美与公序良俗,模糊美丑界限,传递错误价值观。长此以往,大众易对低俗习以为常,在公共空间展示时也会引发不适,无形中带偏社会风气,破坏和谐氛围。事实上,近些年类似的“恶趣味”设计屡见不鲜,绘着怪异扭曲形象的文具,以“荡妇羞辱”为主题的T恤图案,用血腥暴力场景装饰的手机壳,它们都在影响着正常的消费市场与社会风气。
深挖这类“恶趣味”商品设计频出的根源,一方面,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妄图靠恶俗图案博取眼球,一心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而弃社会责任,以为低俗怪异设计能速获流量收益,却没料到后果严重;另一方面,部分设计者价值观偏差,创作时罔顾道德审美底线,企业内部审核又形同虚设,让“恶趣味”产品轻易流入市场。这一现象背后是社会价值取向的扭曲,商家自损品牌形象,还破坏行业设计生态、扰乱市场秩序,压缩优秀文化生存空间。事件也暴露部分商家设计理念偏差,追求创意个性时剑走偏锋,无视公序良俗,伤消费者情感、乱市场风气。商品设计作为文化输出,应传递积极正面价值观,以内涵与美感为社会注入正能量,而非用低俗争议内容污染市场与社会风气。
针对此次“狗牵女性图案印上袜子”事件,有网友发出“为什么总有些三观不正的人画这种图案,到底是何居心”的质疑。倘若要改变恶俗设计屡禁不止的情况,需要商家、监管部门、消费者共同努力。商家不能只图赚钱,要提升设计水平和道德意识,充分调研,做好设计;监管部门要完善审查机制,加强监督,严惩恶俗设计;消费者也要提高辨别和维权意识,抵制不良设计,积极发声,三方合力营造良好设计环境。
一双袜子虽小,却藏着不容忽视的设计问题。各方要共同努力,守住设计的底线,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莫让恶俗设计带偏社会风气!
来源: 红网
作者:郭鲁钰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