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生
2月14日,针对此前顾客反映红色内裤掉色、过敏一事,胖东来发布最新报告。胖东来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属于胖东来的责任,将予以承担;对于品牌厂家,由于下架给供应商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将沟通出台合理补偿政策,告知其他同行零售业商品实情,恢复品牌声誉;对顾客对品牌的侵权伤害行为及给胖东来带来的负面评价,原则上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2月15日大象新闻)
2月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许昌胖东来购买的红内裤严重掉色导致过敏。同日,胖东来回应称已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并对该品牌系列产品进行下架处理。2月6日胖东来再次发布声明,向顾客真诚道歉,并承诺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公示。2月14日发布的报告长达53页称,对涉事商品进行了鉴定,综合三家检测机构检测结果认定,涉事“红内裤”为合格商品,该商品目前已经恢复正常上架销售。
这是由一条“红内裤”引发的涉企舆情事件。发生——发酵——反转,仅仅过了10天时间。期间,胖东来的操作干净利落,堪称舆情公关经典。事件发生当日,回应成立调查组;第三天,依据初步核查,向顾客道歉;第十天,发布报告认定涉事商品合格,并公布追责意见,舆情至此反转。
再回头看涉事顾客,开设有两个社交账号,累计粉丝有20多万,属于小网红一枚。其哭诉购自胖东来的红色内裤穿后“掉色”“过敏”,由其中一个账号发布。常识而言,任何品牌的衣服,穿戴过程中出现掉色现象,只要不超出相关标准许可范围,均属合格产品;至于是否引发过敏,问题较为复杂,非经专业检查,他人难以置喙。
问题是,“女士”“内裤”“过敏”等词语向来“扎眼”,外加网红商家“胖东来”流量加持,这条社交账号发布的投诉视频,迅速引发关注。于是,这起原本普通的顾客投诉事件,演变成网络舆情,事件性质以及影响力、杀伤力,都发生了无法逆转的重大变化。这种情况下,涉事各方特别是商家,已不可能“大事化小”。胖东来“杀鸡用上宰牛刀”,发布措辞严厉的报告,原因就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涉事顾客已删除相关视频,但有眼尖网友“扒料”发现,在最近三年内,该顾客对不少商家提出了200多次投诉,其中大多数获赔成功。有网友将这种发布视频刻意投诉商家的行为,称为“碰瓷”式投诉。
自媒体时代,顾客通过社交账号发布视频投诉商家不在少数。消费投诉权,是每位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无论如何,“碰瓷”式维权不可取,否则,免不了“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来源: 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