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从人形机器人扭秧歌被扶着下台,到刘谦幕后被机器人“碰瓷”,春晚上的个别“演员”带来了惊艳,也出现了失误,一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机器人登台表演,丝滑的动作、转动的手绢及卡点的节拍,见证了尖端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也凸显中国科技创新蕴藏的澎湃力量。当然,每一种新鲜事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艰辛探索、坎坷不平、曲折磨难,人形机器人从稚嫩到成熟必然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说,调侃机器人“碰瓷”,更多的是能咂摸出一种自信与希望。
有人玩梗,刘谦被机器人“碰瓷”,科技被“魔法”打败了。诚然如此,魔术以专业演绎,向观众送上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但在生活中,魔幻场景变为现实蓝图,正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诸如低空飞行、AI技术、5G通讯、高铁飞驰、北斗领航、量子科技等等,city中国的含“新”量厚实,让“神秘东方大国”释放无限魅力,磁吸外国人掀起“中国热”。所以说,没有什么“魔法”打败了科技,只有我们从未停止攀登科技创新的脚步,正在让一个个魔法从遐想中走出来,生长出欣欣向荣、层出不穷的科技硕果。
机器人赛博“碰瓷”,松弛、诙谐的背后是中国人独有的信心与底气。相比过去,我们斤斤计较科技创新上的每一步,若听到“追无可追”便垂头丧气,若知晓“遥遥领先”便心生得意。如今,在一代代中国科学家接续奋斗之中,中国科技从零起步到领跑世界、引领时代潮流,科技综合实力日益提升,我们便有了更加理性、包容、自信、乐观的心态,既能接纳个别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也能正确看待很多层面取得的成绩与奇迹。故此,讨论与调侃赛博“碰瓷”,正是我们亿万人对科技创新的无声支持与“反向”点赞,这才是最底层逻辑与情感基点。
中国式现代化,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追梦。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工业和科技起步晚、基础弱,几乎一片空白,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勤勉智慧、顽强拼搏的中国人民,永不言弃、无畏无惧、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古老文明土地上启动了科技创新的时代列车,以自信自强、独立自主推动科技创新行稳致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列。可知,更加自信昂扬、充盈底气志气的中国人,有目共睹、共情共振中国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与实践成果,便有了轻松诙谐、调侃逗乐的“围观心态”,因为我们都报以包容与支持、期待与憧憬,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尖端科技必将开拓新的荣光。
机器人扭秧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奔赴”。可能,目前有一些瑕疵,还需要改进与提升,这既是向往科技改变美好生活的民生意愿,更是广大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奋斗的使命担当。当然,不气馁、沉住气、聚合力,以轻松方式化解科技探索的“蓬头垢面”,我们才能挺起胸膛向着科技“无人区”与“深水区”前进,踔厉奋发、初心如磐、英姿飒爽,不断创造科技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奇迹。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