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沦为生意,学习“原味”难寻

来源:红网 作者:张嘉怡 编辑:吴海刚 2025-03-27 22:11:01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嘉怡(华南理工大学)

“接硕士研究生论文,一口价4999元,7日定稿盲审无忧,‘985博士团队’1V1指导”“一家‘有温度’的985博导团队,主打‘以诚待人、靠谱辅导’……”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上,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应届毕业生群体推出论文辅导服务,承诺确保论文通过审核或发表。(3月27日 《法治日报》)

论文代写将学术研究异化成流水线产品,消解了学术研究的创造性和严肃性。论文本应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当学术成果通过金钱就能购买时,知识生产不再注重原创性和观点性,学生也不再敬畏学术成果,而是将其视为“通关工具”。而当学术敬畏感丧失之后,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核也将彻底被掏空,创新和求真将成为“空中楼阁”,最终成为学术创新和知识进步路上的“拦路虎”。

论文代写让学生从“观点生产者”退化为“学术消费者”,这折射出高等教育正面临“空心化”危机。论文代写乱象的根源,在于教育评价体系的功利化与形式化,许多高校对论文质量的考核本末倒置,更关注查重率、格式规范等表面指标,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等能力的考察。最终这些“有学历无学力”的空心人才踏上职场后,才会发现平日依赖的“歪门邪道”难以帮助他们继续前行,只能在自己圈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破除论文代写乱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打击灰色产业链,更重要的是重塑各方态度及实际运行机制。于学生而言,要树立积极的学术态度,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抓耳挠腮”恰恰是难得的大学回忆,走捷径虽能换来一时轻松,但却让独立思考的能力停滞,与其在代写交易中战战兢兢,不如以诚信为基,在指导老师和同学朋友们的助力下,完成大学最后一次“谢幕”。于各高校而言,则要推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降低对形式和过程的过度苛求,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杜绝“放羊式管理”,切实关注学生能力成长。于监管部门而言,应联合平台重拳打击代写产业链,明确“论文辅导”广告的合规边界,对虚假宣传、诱导交易等行为从严处罚。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唤醒,而非一场资本与利益的合谋。当“论文”沦为生意,学习便失去了求真向善的纯粹。只有让学术回归探索,让教育重拾初心,学生走向社会后才会拥有不被淘汰的底气。

来源:红网

作者:张嘉怡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29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