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虚构“同性表白”博流量:自媒体狂欢何时止?

来源:红网 作者:曹莹 编辑:吴海刚 2025-04-11 22:41:07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曹莹(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多段男子在成都地铁里“表白同性”的视频在网络传播。经警方调查,这背后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视频发布者郭某和拍摄者杨某为博取流量、牟取商业利益,刻意编造虚假搭讪、“表白”剧情,在多个网络平台散布,严重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最终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月10日 封面新闻)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流量似乎成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部分博主将“流量为王”奉为圭臬,为了获取关注,不惜突破道德与法律的边界。他们深谙流量密码,知道什么内容能吸引眼球,于是精心策划各种剧本,制造话题。就像郭某,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布“表白同性”视频,截至案发公开发布的作品达50余个。这些视频场景从咖啡馆、健身房到地铁车厢,他通过搭讪年轻男性,以随机求拥抱、收购外套等方式“表白”,只为满足自己的流量野心。这种行为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对成都地铁以及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这些博主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一方面是利益驱使。在流量的诱惑下,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商业变现潜力。一旦视频或直播走红,就能获得大量的粉丝关注,进而通过广告合作、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盈利。以郭某为例,他拍摄相关视频的主要目的就是挣钱,想做自媒体账号,意图商业变现。另一方面,部分平台监管的缺失也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了温床。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用户活跃度,对内容的审核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低俗、虚假、违法的信息得以传播。

这种为了流量而突破底线的行为绝不能被容忍。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准则。博主们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如果为了流量而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将会对社会产生极其恶劣的示范效应。对于这些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平台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追求流量不能成为博主们践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借口。每一位博主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用优质、真实、有价值的内容赢得观众的认可。只有这样,自媒体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网络空间才能更加清朗。

来源:红网

作者:曹莹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55/148638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