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丨我的“乡愁”:“苍蝇之扰”何时休?

来源:红网 作者:郑根岭 编辑:刘经纶 2025-05-12 16:36:21
时刻新闻
—分享—

□郑根岭(资深媒体人)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是在河南老家度过的,前后将近10天时间,算得上参加工作36年来我在家乡驻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在县城医院陪护生病住院的92岁老母之余,我还到处转转,感受一下家乡的巨大变化。

县城的高楼大厦很多,有公家的办公楼,还有上档次的宾馆酒店,更多的则是高大美观的新建住宅小区。收治母亲的那家中医院,虽是二甲医院,可我看里外硬件条件足以与一些三甲医院媲美,据说另有两三家已建和正建的医院条件更好。回到小时候生活十几年的村子里,看到家家户户都是两层楼房,外观宏伟,屋里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甚至还用上了抽水马桶。

然而,家乡的巨大变化,却难以消解我心头的一大烦恼,这就是几乎所到之处苍蝇纷飞,仍像小时候一样并未改观。在街上饭馆吃饭,找不到一家没有苍蝇袭扰的,只好边吃饭边扬手驱赶。在住宿过的一家酒店吃火锅,还得“招呼”苍蝇。在另一家宾馆吃自助早餐,也发现一只苍蝇飞来飞去。乡镇政府大院里的办事大厅,苍蝇比等待办事的人多得多,公共厕所里的苍蝇更是密集。

小时候在老家生活,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拍打苍蝇。这趟河南之行,多次到村里我弟弟的家里,我都习惯性地拿着蚊蝇拍屋里屋外拍打苍蝇蚊子。所不同的是,这次用的两个塑料蚊蝇拍都是一体浇铸成型,也不容易坏;回想小时候使用的塑料蚊蝇拍,拍子和手柄是分开浇铸然后通过凹凸卡扣合在一起的,用得多了或者使劲儿过大会两相分离,所以就得用铁丝穿透两者连接处,进行捆绑固定——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实用性强的进步吧。

可让我纳闷的是,在生物防治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进步的今天,我家乡的苍蝇为何依旧如此猖獗?

夏天正是蚊蝇滋生繁殖的活跃季节,也是人们受其危害,为之苦恼不已的时期。我衷心希望家乡的地方政府和人民能积极行动起来,发起一场旨在消灭苍蝇蚊子的“卫生运动”,这不仅关乎河南的对外形象,更是提升家乡人民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的关键之举,期待家乡能早日告别苍蝇的困扰,迎来清新整洁的新气象。

至于消灭苍蝇蚊子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既有物理方法,又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其中又以环境治理为根本。相信只要有关部门真正重视起来,人民群众切实行动起来,这个并非老大难的问题解决起来不会太难。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上读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我的家乡县城、乡镇村里长期以来苍蝇肆虐至今难以改观,尽管苍蝇问题与曾经的血吸虫病在性质和危害程度上存在差异,从战胜血吸虫病的经验来看,只要凝聚各方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苍蝇滋生,同样是值得期待且有望实现的目标。

“乡愁”曾是大家争相抒写的话题。我的“乡愁”——“苍蝇之扰”何时休?期待早日从家乡传来这方面的佳音!

来源:红网

作者:郑根岭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56/149501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