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澜心(西南科技大学)
女子杨某以“塔罗牌占卜”“心理疗愈”为名,4年多诈骗一对母女300万余元。2020年8月,失恋的张女士结识杨某,杨某借安抚情绪之机,以塔罗牌占卜每次1000元收费。2023年起,又推出“SRT清理疗愈”项目,后坚称张女士及其母亲需治疗,要求预充值付款,还哄骗二人出国“避险”。近日,上海徐汇警方赴外省抓获该女子杨某。目前,杨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5月27日 澎湃新闻)
这场骗局披着“心灵救赎”的外衣,利用受害者脆弱的心理需求,将迷信与伪科学包装成“治愈良方”。这不仅暴露出诈骗手段的隐蔽性,更折射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漏洞与公众认知的盲区。
杨某的行骗手法极具迷惑性,从情感关怀切入,在张女士失恋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抚。建立信任后,杨某以“趋吉避凶”“心理疗愈”为诱饵,将塔罗牌占卜、“SRT清理疗愈”等毫无科学依据的伪科学项目明码标价。从单次千元的占卜费,到每小时1500元的“疗愈”收费,再到哄骗受害者出国“避险”,杨某利用受害者对心理困境的焦虑,一步步诱导其陷入经济与精神的双重泥潭。这不仅是对受害者财产权的侵害,更是对其精神世界的操控与摧毁。
此类诈骗频发,根源在于多重社会问题的交织。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情感、职场、家庭压力剧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当正规心理咨询渠道普及不足、服务费用高昂时,许多人转而寻求“低成本、高见效”的替代方案,为伪科学和诈骗提供了生存土壤。同时,公众对科学与迷信的辨别能力不足,部分人盲目相信超自然力量能解决现实困境,忽视了心理问题需通过专业医学、心理学手段干预的基本常识。此外,对“玄学经济”的监管缺位,使得塔罗牌占卜、风水命理等行业缺乏规范,不法分子得以肆意敛财。
打击“占卜疗愈”类诈骗,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伪科学和迷信活动的监管,明确“占卜疗愈”等服务的法律边界,对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严厉查处,斩断黑色产业链。其次,加大科学普及力度,通过媒体、社区教育等渠道,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认知,破除对迷信手段的盲目依赖。再者,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咨询机构下沉基层,降低服务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便捷获取专业、可靠的心理疏导。
当伪科学披着“治愈”的外衣大行其道,我们也应反思如何让真正的科学与专业,成为人们对抗心理困境的坚实依靠。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澜心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