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丽君为口误道歉,文化经典不会为眼泪“买单”

来源:红网 作者:魏浩冉 编辑:吴海刚 2025-05-07 21:45:55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魏浩冉(广西大学)

越剧演员陈丽君是越剧界的“流量担当”,五一期间,她因“贾宝玉是长子长孙”的一句口误,深陷舆论风波。近日,陈丽君在越剧《我的大观园》的返场表演现场深鞠躬,在剧迷粉丝面前落泪致歉。陈丽君坦承,“面对记者的时候说错了点话,其实陈丽君面对你们的时候也老是会说错话,我以后一定会让我自己的嘴和我的脑子站在同一战线上。”(5月7日 《北京日报》)

事件本身看似简单,却折射出当前公众对于文化传播与公众人物责任的高度关注。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公众人物生活在聚光灯下,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焦点,作为文化工作者对于文化经典的传播和诠释更是深刻影响着公众的文化认知。陈丽君作为越剧名角,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她的口误不仅是对原著的误读,更是对文化经典的一次误导性传播。

从更深层次看,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公众人物因口误或不当言论翻车后“含泪道歉”的戏码频频上演。董宇辉曾因“内蒙古烧麦应配醋”言论引发地域文化争议,最终以“无心之失”致歉收场;吴克群在仙桃活动中误读“沔阳”发音,虽事后补救仍被批“文化素养不足”。他们或许认为,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一声致歉和一滴眼泪可以化解任何危机,但事实是公众的耐心和包容被一次次消耗殆尽。

陈丽君的口误,也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它误导了公众对《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认知,影响了文化经典的正确传播;另一方面,它引发了部分网友对她是否真正研读过《红楼梦》的质疑,降低了公众对其“文化工作者”身份的信任度。陈丽君从默默无闻到成为越剧名角,她的这句口误不禁让人发问:有了流量是否就不要初心了?

这一事件又一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流量与热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播与公众人物的责任。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播者保有敬畏之心,公众人物应该端正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水平。而媒体和社交平台应该加强对公众人物言行的监督与引导,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尊重文化、传承经典的良好氛围。道歉不是万能药,素养却是试金石,靠哭不能博得同情,别让眼泪变得十分廉价。

来源:红网

作者:魏浩冉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99/149375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