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解“以房养老”困局亟需制度跟进

来源:红网 作者:刘力 编辑:叶鹏 2013-09-18 00:06:24
时刻新闻
—分享—
  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所谓“以房养老”,指老年人将自己名下的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定期获取一定的养老金直到去世。对此,有网友认为,此举不失为填补养老金缺口的一则好的方式,更多的网友则调侃,人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9月16日人民网)
  
  眼下,“以房养老”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发展“以房养老”试点,通过配置变成养老资源,不失为一个养老新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各项配套的养老社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养老困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逼近,完善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多元化、分层次的综合养老网络,已成当务之急。
  
  前几年,“以房养老”曾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的个别金融机构自发兴起尝试,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搁浅。“以房养老”模式之所以难以推进,原因在于预期房价、产权制约、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亟待制度跟进。
  
  其实,“以房养老”模式国外已很成熟,在国内却初起步。可以说,“以房养老”梦想一旦照进现实,不仅使“养老金”的筹集渠道进一步拓宽,满足了一部分老年人养老资金的需求,不再依靠“存款”和“退休金”养老,而且帮助一部分子女实现了对老年人的供养,并且“倒按揭”换来比租金高得多的养老金养老。
  
  尽管“以房养老”模式预期是好的,但就目前政策来说,弊端不言而喻,首先,住房抵押贷款,适用人群窄,限定了用途,仅为养老,不能出卖,老人过世后房屋归属金融机构;其次,缺乏一整套客观、公正的评估与兑现体制。如今,房地产市场在一个非理性的房市背景下,“以房养老”注定充满变数,拥有住房者对于未来房价的升值预期较高,在充满不确定的房地产市场里,出资的金融机构与拥有住房者的评估天差地别,使双方在价格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确立一个公平的交易价格。有争议的评估结果,尤其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更难以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处理。更重要的是,住宅用地产权70年,加大了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支付风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以房养老”模式可以借鉴。比如,美国的“家园共享”结伴养老、日本的“黄金”社区养老、英国的异地养老、新加坡的租金形式来养老等。因此,进行“以房养老”试点亟需制度破解。
  
  “如何养老”成为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要思考和担心的问题。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85亿,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如何走出“以房养老”的困境,一方面,需要试点,改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现状。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譬如房屋产权70年、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仍需不断更新等多个影响因素,尚需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操作细则跟进。唯有如此,才能使“以房养老”的梦想照进现实,才能让更多老人晚年的生活更有保障。
  
  文/刘力

来源:红网

作者:刘力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18/314758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