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给钱不给盖章”折射村干部监管盲区

来源:红网 作者:秋源 编辑:易木 2013-10-25 00:06:05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最高检反贪报告。与会人员建议加快反腐败立法,惩治贪污腐败行为。来自基层的代表陈爱林对“苍蝇”非常反感。他提到,现在村委会干部把公章随身带在裤兜里,不给钱、不给烟,就不给你盖章,群众的意见非常大。(10月24日《新京报》)
  
  在公众眼里,“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似乎是只针对领导干部或是国家公务员。然而,大家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干部——村干部。其主要职责就是宣传、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但就是有一批村干部把服务观念抛之脑后,加上不良风气的诱惑,利益熏心,导致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出现“不给钱不给盖章”的荒唐之事。
  
  无独有偶,有网友在某社区发帖称,在某社区办事处盖一个章要收费50元,真是宰人没有商量。不论是村干部还是社区干部,他们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拿着国家财政工资,但在人民需要之时,却巧立明目、明收暗拿。在村干部眼里,怀揣公章,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并以此作为权钱交易的筹码,而且可能次数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然基层代表同志对“苍蝇”式的村干部反感甚至意见大,那么就应该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力求“拍”处一批“苍蝇”。
  
  “收费才盖章”,折射出对村干部的监管还存在盲区。村干部遍布全国各地的村社院落,年龄结构、知识文化水平、能力素养等参差不齐,且人数众多。致使个别干部心存侥幸心理,没有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记在心中,而是“利”字当头,见钱眼开,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如何管理好村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培训。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其次,要健全考评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村的实际,完善村干部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分别明确考核内容,确定考核标准。最后,要加大查处力度。对群众举报且情况属实的村干部,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对查处的案件,及时通报、以儆效尤。
  
  相信,只有通过多管齐下,才能让“苍蝇”式的村干部越来越少,才能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文/秋源

来源:红网

作者:秋源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25/31788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