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诚信餐厅”亏损不必拿“良心”说事儿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艾伦 2013-11-28 00:03:00
时刻新闻
—分享—
  诚信餐厅凭良心结账,开业4个月亏损25万。福州诚信老板刘鹏飞开了一家诚信餐厅,在这儿没人跟你结帐,完全凭着个人的意愿和良心来给钱,“营造一种信任氛围,希望来这里用餐的人能体会到相互信任的感觉”。但遗憾的是,开业4个多月,餐厅已累计亏损25万。(11月27日中国广播网)
  
  “诚信餐厅”4个月亏损25万,确实有点遗憾,但却并不出人意料。一方面,“诚信餐厅”完全凭着个人的意愿来给钱的运作模式本身就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餐饮业的成本虽然不算复杂,但也包括食材、加工费、房租等诸多方面,作为消费者,很难确定一顿饭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在给钱的时候难免会有误差。而现如今物价高企,餐饮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如果上涨的幅度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两者之间就会产生落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尔滨有一个无人看管的“诚信报摊”,半年没少一分钱。为什么?因为一份报纸卖多少钱是固定的,无须“估算”。另一方面,“诚信餐厅”顾客自己拿碗、自己装菜、自己洗碗的管理模式,很有点“自助服务”、“自力更生”的感觉,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是一个“爱心餐厅”或“公益项目”的错觉,认为少给钱或不给钱没什么。我觉得,定位不清、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存在硬伤,才是造成“诚信餐厅”亏损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人就是故意不给钱,但这样的人肯定是少数,并且顶多是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这是很多普通人都可能犯的“小节”错误,无须将其上升到“良心”的高度来批判。同时,我觉得“完全凭着个人的意愿和良心来给钱”的说法本身就不大妥当,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考量甚至“道德绑架”的嫌疑。“诚信餐厅”没有这个功能,更没有这个资格。
  
  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在有些地方、有些领域表现得还比较严重,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营造诚信氛围、重新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努力方向。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吧,在呼唤诚信、引导诚信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一点小事就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上纲上线。类似的做法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但并不值得提倡。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28/32100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