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还有多少“消失的政府”在拿民生当借口

来源:红网 作者:赵立伟 编辑:易木 2013-12-18 00:03:19
时刻新闻
—分享—
  老百姓有困难都知道找政府,可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老百姓最近却遇到了些麻烦。他们有事想找州里的部门解决,却发现全州十几二十个部门一下子都搬了家,一下子都让老百姓摸不着门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黔南州的政府部门都到哪里去了呢?(12月17日中国网)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任何事物不见了都不值得稀奇,而为了发展的需要,牺牲更是在所难免。但是,谁能相信堂堂政府竟然能在城市里消失呢?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如今,这种状况就真实的发生在了我们身边,这也让很多看到这个新闻的人会感到很诧异。
  
  新闻里,贵州某地近20个政府部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不但让办事的老百姓始料未及,就连被称为“城市活地图”的出租车司机都束手无策。面对这个状况,很多人都会和记者提出一样的问题:政府到底去哪了?为什么消失了?其实,政府一定存在,是不可能消失的,所谓的“消失”充其量就是搬家,只不过是人们手里没有新地址。那么,为什么众多政府部门集体搬家呢?要找到这个答案,当务之急就得先找到政府。
  
  在新闻里,记者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为老百姓找到了政府。原来,从居民楼到果品批发市场,政府部门竟然相继搬到了市井之地。通过记者对于各单位的采访,也确定了此次集体搬家的原因,那就是重建办公楼。但是,中央不是已经明令禁止不得新建楼堂馆所吗?他们又为何竟敢集体顶风犯案呢?难道是法不责众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次的政府集体搬家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棚户区改造。
  
  说到棚户区改造,那可是不折不扣地民心工程,即能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还能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因此,棚户区改造不但得到了中央的重视,更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支持。众所周知,进行棚户区改造,其住房或建筑就得是危房,这也是进入改造范围的首要条件。如果不是危房,即使建筑位于棚户区域内,也无法享受改造的待遇,政府更不能例外。根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当地政府部门原先的办公楼显然不是危房,甚至还有刚刚装修粉刷的痕迹,因此自然不符合棚户区改造的条件。
  
  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当地政府显然是打着“棚户区改造”的幌子,浪费着财力物力去建设新的办公楼,但原先的“危房”已经是一片废墟,重建不可避免。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倒想反问几句:危房的标准是什么?这些政府办公楼符合危房标准吗?有没有实地考察?又是谁批准他们拆楼搬家的呢?因此,当地政府部门的拆迁早有准备,甚至上级政府都已经批准了,他们等的就是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理所当然的“借口”。
  
  房子拆了,花钱重建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当地政府能通知到位,如果市民能找到政府,也许事件就不会被曝光,不被曝光也许就不会“露馅”,不“露馅”就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竞相效仿。到那时,大家就都能游离在监管之外把一座座新办公楼盖起来。
  
  归根结底,面对搭着“棚户区改造”的顺风车去新建办公楼的行为,仅仅依靠民众反映和媒体爆料并不是釜底抽薪之策,而要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最需要的是严格的监管和审批制度。
  
  文/赵立伟

来源:红网

作者:赵立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18/322797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