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反腐倡廉需要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

来源:红网 作者:傩送 编辑:易木 2013-12-31 00:03:19
时刻新闻
—分享—
  从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楼区的公职人员陆续收到一本特别的手册:《职务犯罪风险自评手册》。这份《手册》中的自我评估部分,为公职人员详细设计了腐败指数34问,从职务犯罪的动力因素、调节因素、特征因素、心态因素、潜意识等5个方面自测腐败心理倾向和风险评估。答完这34道题,算出得分,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腐败心理指数。(12月30日《扬子晚报》)
  
  设计试题让公务员自测贪腐风险,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注定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批评这种做法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公务员会公开承认自己有腐败倾向,因此如果试卷要上交的话,答案绝对不具有可信度。
  
  我倒不这样看。其实设计这张试卷的教授们也承认,不指望收上来的答案具有真实性,目的在于让公务员们用这34道题对照检查。换言之,答题是次要的,试题本身才是目的。这只是一个由高校和纪检机关联合进行的预防职务犯罪的研究项目,而从职务犯罪心理特征方面研究贪腐行为的发生规律,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34道测试题直白而尖锐,看似针对公务员,其实均指向人性的弱点,比如“你认同‘人无外财不富’吗”,“你认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吗”,“你对婚外情或者婚外性生活有渴望吗”,等等。我认真做完了全部试题,得出的结论是,假如我是一名公职人员,在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绝对属于腐败心理指数偏高的一类。也就是说,我做贪官的可能性要大于做一名清官。而现实中,我是痛恨贪官污吏的一介布衣。这就很分裂。
  
  这张试卷其实明确了一个道理,即人人都有可能是贪官,或者叫“人性本贪”。这是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
  
  中国社会自古至今,都倾向于确立一个高版本的人性观。在这种观念下,激发人性中向善的力量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源泉。客观地说,这种高版本的人性观其出发点是好的,它体现了对于人性的较高期待。可问题是,人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比较起来,人往下坠落的速度,不知要快多少倍,那几乎是一个无底洞。
  
  所谓低版本的人性观,从表面上看,它意味着放宽对人性的认知,以更加宽松的态度接纳人性的种种表现。对于人性中的杂芜混乱,尤其是种种堕落和沉沦,有足够的估计和思想准备。然而这样说,并不等于放弃对于人的道德要求,恰恰相反,这个低版本的人性观,正是为了对人性做进一步的规训,尤其是对权力的管理和约束。因为将权力抓在手中的,是一些和你我一样的,能腐败、易下坠的凡人。论及个人道德的腐化或者说人性的陷溺,没有谁比拥有权力者来得那么汹涌迅猛。
  
  承认“人性本贪”,确立一个低版本的人性观,并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推动廉政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它提醒我们,要结合人性、人心内部的缺陷来看待贪腐行为的发生。很多看起来是“外部的诱惑”,正是由于人自身的、人性中的缺陷成的。人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格,但归根结蒂,那是有限的;与之相反,人的堕落却可以是无限的。而对抗这样的堕落,唯有靠刚性的制度。
  
  文/傩送

来源:红网

作者:傩送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31/32392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