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抱宽容之心理性看待“公考热”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宇 编辑:易木 2014-01-09 00:04:32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8日,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暗自庆幸,距离终极目标只差最后一步;而没有入围的考生也暗下决心,摊开书本悄然准备下一场考试。
  
  从1994年我国正式实施公务员考试制度至2000年这六年间,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超过3万人,但从2009年起,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都超过100万,今年通过资格审核的就有152万人。十年来,报考人数翻了近6番,可见“国考”之热。越来越的大学生将毕业后的工作意向定为公务员,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渴望跳槽改行为公务员,而在舆论界,越来越多的指责声指向了这些报考者:“急功近利”、“年纪轻轻缺乏激情”、“对权势和财富趋之若鹜”、“体制内的垂涎者”……更有甚者感叹“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没救了”。放眼望去,口诛笔伐之声呈一边倒之势。
  
  平心而论,报考者中固然有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汲汲于仕途、利禄;但更多的则是兼济天下的理想者,他们身怀报效国家之壮志、建功立业之宏愿;其中也不乏满腹经纶者难以割舍民生情怀,“学而优则仕”,以其所学经世致用,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利。
  
  其实,公务员也是一份普通的职业,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一些考生参加国家,也只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潮中谋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更何况这个曾经被视为“富得流油的铁饭碗”,在多元选择的今天,早已不再“无限风光”,其收入也仅只能称得上是“体面”而已。
  
  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项项强规硬举凸显高层整治腐败的决心,但也压得国家公职人员几乎踹不过气来。曾经“一张报纸一杯茶”、“下班好烟又好酒”的舒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感叹“芝麻官不好当,大锅饭不好吃”的集体吐槽越来越多。报考者在如此重压洗淘之下,毅然决然地选择公务员队伍,必然是有理想、有抱负之人。他们所思所想不过是更直接地服务人民,更快地改变社会,更好地报效祖国,而这样做得最好、最快、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成为国家公职人员,进入实施、管理乃至决策层。
  
  作为一名入职仅两年的公务员,我很能理解报考报考者们“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浩然之气,也更能理解他们“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之举。所以,请社会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公考热”,理性对待报考者。
  
  文/刘宇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宇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1/09/32462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