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一年来,媒体频繁曝光“裸条借贷”,但这一现象并未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澎湃记者调查了解,“裸贷”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由此衍生出“肉偿还款”和裸条信息售卖等“盈利”方式。近日,10G“裸条”的曝光又将裸贷女大学生推向风口浪尖。(12月2日 澎湃新闻网)
自“裸婚”之后,“裸”字辈风行,“裸贷”也成为热议的话题。裸贷女学生在大量报道之后被贴上了“虚荣”“拜金”等标签,早有同学发文说“掉进裸贷陷阱的女大学生并不可怜”,也有媒体从业者侯虹斌评论称:裸贷的姑娘真的让人无法同情。这些文章被广为转载说明文中的观点正代表着大部分网友的态度,即认为女大学生贸然裸贷,都是因为追求物质、爱慕虚荣。
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关于女学生裸贷事后被威胁,媒体虽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却鲜有报道采访了当事人,对借钱女生为何裸贷更是含糊其辞、一笔带过。偶尔有提及原因的,也不过是“为了买包”或者“买手机”,却没有追问缺钱为何选择“裸贷”。
其实,“超前消费”这类性质的贷款原因难免会以偏概全,暗示读者所有裸贷的女大学生都是为了物质而出卖精神,照片被曝光是她们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实际上,被骗大学生数量多,仅因为个别案例而将所有裸贷大学生贴上“爱慕虚荣”的标签是武断的。
比如,学生周小纯(化名)之所以陷入债务危机,是因为今年7月骑摩托车不小心撞人。其母亲后悔平日对女儿管教太过严厉,并说“她就是不敢告诉我们撞了人,才去借钱的。一直到借新还旧,实在还不上钱才告诉我。”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好奇心害死猫”,零门槛借钱让人跃跃欲试, 央视就报道过某大学生先向借款人先借了1500元,又以押金的形式转给对方,还没正式借钱,就被对方拉黑了。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一分钱没借到却凭空负债,从而陷入贷款还贷款的漩涡。
武断的归因也必然会让整治工作绕弯路。无论是撞人之后被敲竹杠,还是莫名其妙“被还钱”都是因为法律意识薄弱,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应当被批评。可是如果一概而论,将其归入“拜金”队伍,不仅容易让读者误解裸贷的女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忽视“裸贷”的背后原因。如果不去关注她们为什么选择“裸贷”的方式,或者为什么被逼上“裸贷”的道路,就不能长驱直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女学生裸贷的问题。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类似的曝光层出不穷,可是依然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之一。我们很可能还没有听到这些裸贷者心里真正的需求。
此外,如果网上的声音不问青红皂白都一致责怪裸贷的女大学生,那么这样的舆论风向很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适可而止的批评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可一边倒的指责难免会让有“难言之隐”的受害者不堪重负。吴菲菲本已身负50多万的债务,再加上裸照被肆意传播,言论指责她“虚荣”“为钱不要尊严”,于是她不堪重荷而离家出走。更有甚者以跳楼自杀的方式逃避问题。
我想说,不是所有裸贷的学生都是把自己“卖给魔鬼”的拜金主义者。这不是在为“虚荣”找借口,而是试图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扶一扶随之倒下的裸贷学生,撕去她们身上的标签,把她们还原成所有二十岁的女学生,认真地看待她们被骗的真相,耐心地了解她们被骗的原因,仔细地听她们是不是有“迫不得已”的故事。
文/蒋梦雨(湖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蒋梦雨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