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叩问生命 内心清明

来源:红网 作者:刘荣虎 编辑:夏熊飞 2018-04-05 23:04:31
时刻新闻
—分享—

  又到清明。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历来是一个重要节气,每到此时,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春耕春种开始,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清明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既是踏青节,更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每年仲春暮春之交,人们纷纷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祭奠祖先、缅怀英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绝句,应是对清明时节情景的最好描述。

  同时,清明也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时节。人们在通过铲除杂草,放上贡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献花植树等蕴含一定深义的仪式,隔空与祖先、英烈们深沉对话中,定会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所追问,对人生该往何处去有所思考,对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有所感悟。在深层次的叩问生命中,内心定会开始变得清明起来。

  何谓清明?《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何谓内心清明?就是在抱定自己正确的人生理想后,虽饱经挫折打击、物欲诱惑、一时得失,仍能保持内心的清洁明净、宁静从容,始终向上、坚忍不懈,坚决不与魑魅魍魉同流合污,不受外在险恶环境裹挟随波逐流。

  在工业化时代已步入后期,信息化时代已蓬勃发展的今天,快速城镇化的节奏和乡村空心化的现状,让过去以传统文化占据主流的乡村社会被不断压减消解,传统的价值理念、民俗礼仪、生活方式在有些地方已萎缩凋敝,这让血液中蕴藏着血浓于水故园之情的多数国人有心灵之根断裂之感,承受现实工作生活太多压力、心中充满困惑焦虑的灵魂无处安放。

  通过清明节一定形式的表达,有助于唤醒每个人对家庭的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对家庭乃至民族的凝聚力与认同感,还有助于唤醒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美德,传承弘扬在熟人社会基础上保留、衍生和发展的孝道亲情、良好家风,使人们受现实惑乱浮躁迷乱的心灵重获依托、复归平淡宁静。

  叩问生命,是与真实自我从内到外的一次对话和洗礼。茫茫宇宙,芸芸众生,每个人从出生起就都开始奔向死亡,生命持续的这段距离从来都是沧海一粟、白驹过隙,但作为有智慧、有灵魂的个体,既然生命选择了我们,那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抱着向死而生的态度,让这段生命之旅活出价值和意义。如何更有价值和意义?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但如宋人黄庭坚在“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诗句中所述,选择答案品格高下已分,人生道路和价值也就差如云泥。

  又到清明。叩问生命,是为了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当我们能够对人生的几个根本问题思考回答清楚了,内心也就自然因通透而一片清明。

  文/刘荣虎

来源:红网

作者:刘荣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05/45962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