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治污“担当”就是对生命“敬畏”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夏熊飞 2018-04-06 22:54:22
时刻新闻
—分享—

  占地百余亩的强碱工业固废堆放江边,有毒有害淋溶水可直流长江;选矿尾渣直接倾倒长江,江水冲洗三年仍存数吨;园内名企半夜户外开工,释放挥发性有毒气体……这是在安徽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安徽贵池前江工业园发现的现象。(4月5日 新华网)

  长江经济带怎么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不仅仅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两山”理念,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少地区的饮用水、生活用水的取水口都建在长江沿线。如果任由企业把污染物肆意排放到江水中,不仅破坏了水质生态,更给下游江苏、上海两个人口大省造成潜在的巨大危害。

  时下,不少企业、不少地方,或多或少存在着只图发展、盲目逐利的短视行为。在一些企业眼中,“利益至上”“利益大于一切”成了至理名言,环保治污要钱、技改投入要钱、转型升级要钱,而这些都将为企业发展造成高额的成本负担,情愿想方设法大行偷排漏排之举,大有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我何干”的恶劣态度。也有不少地方,盲目乐观估计长江水体的环境容量,相信水体的“自净能力”好于预期,殊不知自身排放的污染物量大大超出了承载能力,甚至不少有毒有害物质根本无法被降解……

  同样的,安徽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沿江的9省2市究竟还存在多少同类型的污染生产状况,这个不得而知,也不敢设想,但毫无疑问的是,上游污染越多,下游承受的治污压力、面临的毒害隐患也会越大。一些地方在项目准入时存在把关不严,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有的企业以“科技”“新材料”为名,意图混淆视听,本质上却是从事“伪科学”“旧产能”的生产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就一定要治,但“怎么治”又成了横亘在管理者面前的“两难选择”,一年上百亿的经济效益着实让人“犹豫不决”“难以割舍”。

  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纠结选项,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出答案,“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对治污“担当”就是对生命“敬畏”的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把对生态环保的责任尽好尽实尽到位。各地管理部门要解放思想,扩充大视野、形成大格局,以区域、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眼光来谋划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正确认识环境容量的意义所在,生态“红线”不是污染排放的“标准线”,容量“底线”更不是偷排漏排的“借口”,排污许可也是要建立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的,绝不能有“此消彼长”的错误认知。

  当然,生态环境保护也可以从更高层面着手,加大跨区域转移支付的强度,让保护生态水源成为一项事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和实惠,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互补共赢的局面。只有这样,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理念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才能不断取得更大的实效。

  文/储旭东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4/06/45964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