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新闻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是在于一个具有高科技文化技能,具有高收入的职业人士居然轻易舍得放弃,去干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低微职业”,有大材小用之嫌。这样的精英对国家来说,好像是一种人才浪费,为之惋惜。从国家集体角度看,这样的评定似乎很有道理。但从每个人的个体来说,就值得商榷。
“十几年来天天对着电脑,烦了!”这是卿有钱妻子张进军抱怨的一句话,他们夫妻俩虽然工资高,但每天工作时间也很长,“每天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从这些零碎的只言片语中不难洞察出他们辞职干快餐店的缘由。可以说他们的选择其实是为自己的自由幸福寻找的一个“逃离束缚”的一个出口。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后便会心领神会,也会不由自主地对之发出些慕名的向往。
人毕竟不是一台机器,每天单调的运转时会老化生锈的。在强调工作奉献社会的同时,也该为员工的每个个体需求考虑。再说干快餐店也是一种社会奉献,其价值的大小不能按照职业分工来定位。一个人并局限于一种职业终生到老,换个职业换个方式既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其实,人生苦短,在工作劳碌的同时也该学会停留下来享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提高生活质量。人生一辈子除了工作外,更应该有自己更多的体验与收获。大多情形下都是职业选择人,现在做一回人选择职业也未尝不可。对于一个在同一职业上奋斗了十几年的人来说,现在换个口味从事其他职业的做法值得尝试与鼓励,只要是能令自己高兴的快乐的选择。作为一名高端知识分子,能有这样的觉醒和行动才是他们可贵的地方。
我想其实他们可能本不愿意真的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只是不喜欢单位的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所致。很多网友感慨“这才是真幸福!”说明心里都有共鸣与类似的渴求,这倒给我们诸多的启示:许多用人单位,要是专业人才能够乐意奉献,不妨去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快乐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经常要员工加班,而没有顾及到员工的幸福权休息权和劳动尊严权。有些员工表面看起来工资可观,但付出的精力和汗水也很多。在压力山大下的工作待遇再高也没有丝毫的幸福可言,有的年轻员工甚至出现了疲劳死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员工“N连跳”自杀现象,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重新寻求第二职业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放逐和拯救。
IT夫妻上街卖包子其实是一个信号,是一个要求重视个体追求,呼吁用人单位改善工作环境,警醒人们积极追求自己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折射。面对这样的新现象,我们不必过于苛责与质疑,这样也应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人生观。我们需要多多思索: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人到底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怎样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与意义?……答案不必局限于教科书,需要每个人去好好审视与重新定位。
文/徐大发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大发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