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核辐射“抢盐”到如今江苏货轮撞桥沉没引发“全城抢水”,关于“抢”字在最近几年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从“抢盐”到“抢水”,为什么市民会如此疯狂、不计成本的抢购呢?抢水对于市民来说,只是一种心理自我安慰的行为表现。面对水这种一刻也不能少的生活必须品,在“长江水污染”的谣言下,都坐不住了,“全城抢水”由此产生。但是,广大群众在没有实事证明的前提下,应该做的是要理智对待,不能受谣言的影响,做出影响社会稳定的事。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在社会范畴的解释就是,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江苏仪征“全城抢水”就是一个坏的微小机制(“长江水污染”的谣言),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调节,由此才引发全城性的抢水。
作为政府,面对这样的紧急事件时,首先要做得是要及时发布正确的信息,引导群众舆论,同时启动应急预案,保证社会稳定,并及时将事件的最新消息传到给群众,以安抚群众恐慌的心理。其次,对于散布“长江水污染”谣言的人要及时控制,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作为普通市民,要有清醒的头脑,对谣言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盲目的信任,同时要相信政府,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应当及时关注政府的信息,了解最新情况。
“谣言止于智者”,面对谣言,更需要的是理智的对待,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文/童博
来源:红网
作者:童博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