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120热线肩负着紧急救援的重担。对于那些因灾害事故受伤或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早一秒拨通120意味着多一分生还的希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救命电话”,却被南漳县电信部门在院方不知情的状况下“插播”进了几十秒的语音广告,甚至还出现了广告响起一分钟后,电话自动挂断的情况,这叫人情何以堪?即便事实真如其所言,是“误挂”,如此严重的失误同样是公众无法接受的,电信部门必须就此公开道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如果说120“误挂”广告尚属于极端个案的话,那么诸如114、市长电话等各种服务热线“广告先行”的情况则具有了某种普遍性。近年来,为了方便客户、市民的咨询、投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相继开通了各种热线服务电话。但与此同时,步骤繁琐、广告冗长,听了半天、没进主题等问题也备受诟病,服务热线越来越成为公众口中抱怨的“烦人电话”。
一方面,冗长的广告挑战着拨打者的忍耐极限。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一般人拨打电话的忍耐时间为30秒左右,广告过长可能激化拨打者焦虑的情绪,影响通话质量;另一方面,它也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延误问题的最佳处理时机,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另外,由于目前除110、119、120等特殊公益号码,以及个别通讯企业发行的电话卡拨打本企业热线电话外,其他银行、通讯企业、政府部门的热线电话几乎都是按市话收费,这意味着,公众不仅要忍受冗长广告带来的内心煎熬,而且还得为此埋单电话费,真是岂有此理!
事实上,一些服务热线之所以热衷插播广告,个别部门之所以胆敢在“救命号码”前“误挂”广告,与其身份地位有着密切关联。目前,大多数的热线电话隶属或依托于政府机关、国企垄断组织,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行业竞争,其在开通热线电话时往往有种居高临下的恩赐心态,这无疑大大影响到热线的服务质量。某种意义上,肆意插播广告正是政府部门、垄断国企平素傲慢作风的一个延伸体现,而要想改变这一切,显然不是移除一两个广告那么简单。
回到南漳这起事件,由于报道没有言及那倒在血泊中的一男两女的后续情况,其是死是活外界不得而知。但我想说,如果广告挤占服务热线、“救命电话”的情况不解决,那么“出人命”是迟早的事,尽管这种“二次伤害”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文/王垚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