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拔刀相助者辨

来源:红网 作者:王呈伟 编辑:易木 2013-06-15 00:03:37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一个小故事,是说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叨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人们由此都嫌游客好心办了坏事,认为伸手相助不如袖手旁观,其实,大错特错。
  
  面对恃强凌弱,国人往往对弱势群体投以怜悯的一瞥,然后希望此时有拔刀相助者现身,而后快意于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自己却满足于袖手旁观。
  
  如果拔刀者相助之后,弱者不幸又要面对更多的劫难,那拔刀相助这一行为就要受到围观者的质疑——对一种行为给予赞扬还是否定,要依结果待定。
  
  这于弱者很危险;因为,自己处于危难之时,心里急的是需要有人立马伸出援助之手,而别人却在冷冷地计算结果,核计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弱者脱离险境。可现实是,救助若不及时,弱小者就会死于非命;就像材料中的小海龟,没有好心的游客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自然就殒命于鹰之“吻”中。眼睁睁看着小海龟葬身于鹰腹而无动于衷,决不是人们追求的行为准则;至于救下小海龟之后,游客选择离开,海滩上潜伏的小海龟们误以为危险解除就争先恐后地游向大海;恰在此时,先前的那只老鹰飞回,别的老鹰也来了……由此把小海龟们的遭难归于好心的游客离开,难免苛求太过;毕竟小海龟们是自己选择的“安全”时机!时机没选好,那是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游客选择什么时间离开,和小海龟选择什么时间从沙滩上爬向大海,本质上是一样的;由此苛责游客好心办了坏事,并说出手相救反不如袖手不救,实在是欲加之罪。
  
  出于怜悯,游客护送小海龟游到海里,那种善行确实是我们生活中需要提倡的品质。毕竟我们的文化基因太过于局限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帮助别人则需盘算结果;然而有些结果是在遭受损失之后,通过反思才得出的结论。就比如游客助援海龟,难道只有预料到海滩上还有龟群潜伏,预测出它们正伺机游向大海,预感到第一只海龟不过是龟群的侦察兵,随即占卜一卦:天空中正有大批的老鹰奔赴这里……然后我们再决定是否出手相助——想想都觉得矫情。面对生命陷入险境,援手相救,就是出于本能;冷观不助的危害是,侠肝义胆消失了,扶危济困的情怀消失了,做人的古道热肠也消失了,就只剩下冷冰冰的理智与审视,旁观之后悄悄地离开,是蛇一般的冷血。
  
  其实,那些赞美出手之前的理性与智慧,往往是结果出来之后的归纳和总结,看上去很美;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就冷落善心、善行或是善举,那会造成人类血性的消失和人性的堕落。倘若还是有人一味地高呼冷眼旁观好,那就把他置于虎口,看看人们是如何一边计算结果,一边核计着是施救还是作壁上观?估计虎口边的那位早就等不及了,至于救下之后还会发生什么险情,那是后事,自然有下回分解。倘若拔刀相助者感觉冒的风险太大,成本太高;而且,付出努力之后,被救的人又不一定买账,就撒手不管,那真是冷了世人的心!如果大家都在旁边静伺其变,静待其变,静观其变,那么,老虎就可以从容地在旁观者中寻找下一个猎物……
  
  怕好心办成坏事,所以抄手不干;怕自己沾惹是非,所以袖手旁观;怕自己做看客被人看不起,所以出手给相助者贴上僭越的标签……只是,当人们彼此都习惯冷眼旁观,都不愿去做伸手援助之人,人们习惯了集体沉默,彼此挤在一起不传递热度,只是冷冷地相互刺痛,这就必然带来族群的生存危机。非到彼时,才会如梦方醒?然而悔之晚矣!
  
  游客施援手救海龟,一腔热血,出于本能,终使一只海龟从容入海,幸免于难;单从这点来看,还是应感谢救助了一条生命的游客。就像海潮退后,面对沙滩上搁浅的无数小鱼,一个孩子在一条一条地把小鱼扔回大海,大人们都觉这对上千条小生命来说于事无补,可是孩子却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虽说个人的救助能力极其有限,可是只要针对另一个生命有帮助,你就不能否定行为本身的价值;如果就此把其它海龟因为盲从所带来的灾难一股脑地算在游客头上,那真是欲加之罪!
  
  读《水浒》,都觉得梁山好汉快意恩仇,义薄云天,如果我们把弱者的受难归罪于好汉们出手相助,那就是对恶的容忍和纵容;由此,人间将无正义。
  
  文/王呈伟

来源:红网

作者:王呈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15/30419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