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惩处不力,安全锤变板砖也难防偷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2013-06-18 00:08:18
时刻新闻
—分享—
  公交车上的安全锤一年丢千余把,近日,湖北省襄阳市公交总公司打算用板砖代替安全锤,既保证应急,又避免被盗。(6月17日《楚天都市报》)
  
  被偷走的安全锤能干什么?给小朋友当玩具用,太危险;用来当普通锤子用,要是安全锤的头是尖的,放在家里不实用;如果是当废旧金属来卖,也卖不了多少钱。那么,偷走干什么?偷走安全锤的人的心理,用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去揣摩,大概真的很难揣摩清楚。为了那一点点蝇头小利,或者根本不存在的利益,就拿走关键时刻可能救几十人一命的安全锤,真的能心安吗?
  
  很多这么做的人,一定是心安的。而且,那些眼见有人拿走安全锤而没有制止的人,也一定是心安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辈子乘坐上几十年的公交车,也不会碰上一次类似公交车爆炸这样的险情,很多人正是基于自己一定属于那“绝大多数人”的考虑,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漠不关心,进而对于防范或用于相应危险的物品漠不关心,甚至为了一点小利而对其进行破坏。
  
  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野蛮装修者对着承重墙乱砸一气,他们认为,又不是大家都这么砸,自家砸这么几锤不会对楼房的整体结构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小区停车占用消防通道的人,认为小区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自己又不是24小时占着,怎么就那么巧,在自己的车占着的时候就有火灾发生了?
  
  这种基于盲目自信的侥幸心理,是涉及公共道德的领域频繁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而盲目自信一半源于人的道德感缺失,一半则源于人对他人生死、痛苦的漠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正是因为有了忧患意识,才使生命得以延续,使社会得以发展。比如,因为想到未来可能的饥饿,人们才会冬种秋藏,储存粮食,否则青黄不接时节就可能被饿死;因为想到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人们才会重视教育,向年轻人传授技能和知识,以求得社会的永续发展。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想到了可能的危险,以及从相关事例中获得了经验教训,人们才在公交车上安置了灭火器,安装了安全锤。
  
  有些人盗窃未必是出于获利的目的,而仅仅是出于某种病态心理的无聊取乐,所以,即便是将安全锤换成了常见的板砖,也未必能杜绝相应的盗窃行为。不同的只是被盗的对象由安全锤变成了板砖。
  
  正确认识人性恶的一面,是寻求解决之道的第一步。无论是安全锤还是板砖,单纯从案值来看,都不大,但从其潜在的影响来看,影响却非常巨大,因为偷走了安全锤,无异于将一车人置于在了危险之中。所以,安全锤和板砖都不是普通的公私财物,而一种特殊的安全器材,应该被列入特殊的保护,让盗窃者付出较大的代价。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18/30444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