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式陪读”何时还孩子一片蓝天

来源:红网 作者:周福明 编辑:易木 2013-06-20 17:51:12
时刻新闻
—分享—
  三年艰苦的初中陪读生活终于结束了。在这些陪读妈妈的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两个字:孩子。为此,她们或放弃升迁机会或干脆辞职,都付出了高额的费用租房,忍受着临时居所的不舒适……但她们对此也不后悔:“为了孩子,值得!再来个三年也不怕!”(6月20日荆楚网)
  
  教育问题始终是令国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中外教育成效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式教育仍处于桎梏当中。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永远生活于父母的庇护下,受父母的影响为什么总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独立的创造性?为什么“中国式接送”、“中国式陪读”、“中国式铺路”等等长久存在,并且愈演愈烈,广泛推崇?在中国教育大观中,有着太多的“中国式”正在桎梏着中国的教育,阻障着中国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更多中国孩子们的前途与未来被这些所谓的“中国式”所左右着,着实发人深思。教育的“中国式”,笔者不禁感叹:何时才能还孩子们一片蓝天。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读书还需父母陪同,中国的孩子们难道就如此的弱不禁风,如此的意不承坚,离开了父母的细心照顾,难道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吗?
  
  非也!这一切的一切,大多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无非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而这种方法,孩子们认可吗,父母们真正理解孩子们的感受吗?孩子们又会不会有种笼中鸟的感觉,孩子们会不会迫切地想要回到自己的一片蓝天呢?
  
  “中国式陪读”无疑是一种过度的呵护。在这种过度的呵护下,会影响孩子们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提升,影响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们与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的空间,延长孩子们社会化的进程,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逆反心理,以至于适得其反,对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反而不利。
  
  中国教育必须改革,不仅是教育体制上的改革,更需要改变中国人过度的呵护心理,必须抛弃那些太多的“中国式”,包括“中国式陪读”。如果不抛弃,我们的孩子始终生活在父母的荫翳下,始终摆脱不了父母影响的主导。父母们只有因时制宜、适当学会放手,给孩子们一定的释放思想、发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才能促进孩子们充分的成长,打造出适合他们、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
  
  文/周福明

来源:红网

作者:周福明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21/30489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