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录取通知书混入广告单,勿让商业营销侵袭校园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艺鑫 编辑:刘经纶 2025-07-22 22:16:46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张艺鑫(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有家长反映,收到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中夹带某眼镜店的广告宣传单,此事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县教育局7月21日深夜迅速回应,表示已约谈学校负责同志,并将依纪依规进行处理,同时要求全县各校今后加强管理,严格遵规办事,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7月22日 九派新闻)

录取通知书作为毕业季首要的“见面礼”,是向勤奋努力的真诚致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本应搭建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而印有商家名称、电话与地址的广告单,混入其中并已经邮寄出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事实上的商业营销。广大新生正如都想染指的“唐僧肉”,成为商家搭车宣传的目标受众,录取通知书正沦为商家拓展客户的重要渠道。部分学校监管的失位与逐利的勾兑,无疑让具有奋斗价值和拼搏意义的“录取时刻”,缺失掉温暖细致的人文关怀。

基础教育塑造人格、健全心智,录取通知书即为学校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而任由类似广告单等商业元素直接侵入,则偏离了育人的正确方向,也易形成不良的价值导向,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因如此,教育部已多次强调,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也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广告法亦明文规定,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职能部门三令五申的目的,正是要杜绝各种形式的商业营销侵袭校园,让健康成长的“净土”离学生更近。

“利”字作祟,一些无良商家之所以敢无视禁令,“冒天下之大不韪”侵袭校园,其中必定是有利益牵绊。“广告单进录取通知书”,商家想跑的是一条“快车道”,但这条“快车道”却严重侵犯了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若无物质利益的直接往来,眼镜店的广告单断然不会出现在敏感的快递袋中。故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斩断服务管理背后的利益链条,对于学校中捞取好处费的,对于责任人从中抽取提成的,该打击的严厉打击,该问责的严肃问责。

遏制乃至清除此类侵袭校园的商业营销现象,在启动严肃问责机制的同时,也须创设起高效而强力的防范机制,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法治意识,共同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责任心,多方协同努力构建起良好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艺鑫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66/151475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