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取消重点班,彰显“教育公平”

来源:红网 作者:汪高群 编辑:叶鹏 2013-07-02 00:05:10
时刻新闻
—分享—
  省法制办、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公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草案)》已起草完毕,草案将于7月上旬向社会公开进行立法听证会。依据草案规定,适龄学生就近入学,公办学校被禁止跨学区组织招生。《草案》同时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辖区内的教育资源,不得将学校分办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应当均衡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7月1日四川日报网)
  
  在竞争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资源尤为重要。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教育资源更是家长们追捧的目标。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好的班级,家长们买房子迁户口找关系,使尽了浑身解数。“上学就上好学校,读书就读重点班”,这句话已经成了所有家长朋友的奋斗的目标。为此,家长们出钱找人、四处奔波;孩子们有做不完的功课,上不完的补习班。结果是家长劳累,孩子疲惫。此情此景,对于“让每一个孩子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目标终成泡影,永远触摸不到。
  
  这一抹杀教育公平的做法能在不久的将来终结,我们为之鼓掌。“教育公平”是每个孩子能够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平等的接受教育,在平等的氛围中成长。学校不分重点,班级不分重点,所有资源平均分配,所有老师一样教学,所有孩子人人平享,这才是公平,这才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平等。在重点班授课的教师好像有独到的优势,能够享受其他老师享受不到的荣耀;重点班的学生好像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要高出一等,如此层次分明,如此贵贱分明,不管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不公平的。
  
  其实,不是说“教育公平”了,就出不了好成绩了,就没有优秀学生了。只要对学生引导得当,就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干劲、冲劲,在同样的起步线上冲的更远,做的更好。这对于学生们而言,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可人性的教育更为宝贵。让学生平等待人,不生贪恋之心,不会妄自尊大,培养公平意识,与人较好的良好人格,这也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成为整个社会育人的共识。
  
  中国梦乃民族复兴的伟大之梦,实现它,不仅需要人民的能力好,还需要人民的道德好。只有能力与道德皆备的人才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改革教育制度,改革资源分配制度,为孩子提供平等、公平的成长平台,我们要为此做的更多。
  
  文/汪高群

来源:红网

作者:汪高群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02/30612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