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价雕像被拆,谁来为善款损失买单

来源:红网 作者:学恩 编辑:叶鹏 2013-07-04 00:06:10
时刻新闻
—分享—
  2011年,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以下简称河南宋基会)建造的一尊高达27米的宋庆龄雕像,一度被称为郑州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如今雕像已被拆除,而河南宋基会在其官网、年报中均未披露。据雕像的一位材料供货商透露,宋庆龄雕像造价在1.2亿元左右。(7月3日《东南快报》)
  
  这一则造价1.2亿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河南宋基会被调查的消息,在信息通畅的今天,经媒体曝光,引来了一片哗然、质疑。我们不禁想问,是谁要求雕像尚未完工就被拆除?曾经的标志性建筑物就这样消失,谁来为善款损失负责、买单?
  
  我们知道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法人。扮演慈善角色的宋基会,在此项工程上,可谓未尽到管好、用好公益项目资金。
  
  一个项目的开工,需要科学的调查、规划、评估及预计未来产生的社会效应。只有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建设,才能达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夭折”耗资的天价项目,在饱受公众质疑中信誓旦旦的开工,在遗憾中草草收场,劳民伤财,这不是悲哀吗?
  
  纵观事件,制度的缺失,法律的空白,监管的漏洞,造成了悲剧的发生。无计划、无思考,不考虑前因后果,半途而废,资源浪费,1.2亿就这样付之东流。试想,把这些钱用在民生上,有多少孩子可以上学、有多少因病返贫的家庭可以得到帮助。
  
  毫无意义的挥霍浪费,让1.2亿买来了足够震撼心灵的教训与沉思。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如何追责、如何善后,如何将1.2亿的损失降到最低,则是我们相关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举一反三,三思而后行,未来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我们建立科学完善的基金会项目投资机制、运作评估机制、项目运作失败问责机制。只有在法律健全、制度完善、监管得力的基础上,这样的事件才不会发生。
  
  文/学恩

来源:红网

作者:学恩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04/30641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