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管执法”何时不再成“头条”

来源:红网 作者:谭思慎 编辑:叶鹏 2013-07-06 00:06:09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2日下午,惠州惠城区河南岸上马庄启明苑门前,城管对一名流动商贩进行检查时,小商贩欲驾车离开,遭城管拔掉车钥匙时,小商贩用剪刀将城管刺伤,而城管在对其制服过程中,造成其胳膊骨折、脑震荡。4日,记者在医院见到,该小商贩与被刺城管均躺在病床上。图为城管被刺伤后,小商贩被几名城管按倒在地。(7月5日光明网)
  
  打开电脑收看热点社会新闻,时不时就有“城管暴力执法”、“城管追无证小贩致使小贩跳河”、“执法城管与商贩互跪”、“官方回应打人城管为临时工”、“城管殴打卖鸭蛋农民”等事件跃入视野,这些事件经由网络曝出之后均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评论。抨击城管执法行为、政府官方态度的言论一浪高过一浪,城管执法经受现实考验,政府态度遭受群众质疑。
  
  按常理而言,城管执法应该可以算是及其普通、普遍的工作开展。现今却应城管与商贩矛盾时时引起全民关注,笔者认为这是城管执法的大大失误,更是整个社会“城管与商贩”、“堵与疏”认识上的扭曲。长此以往,城管伤不起、商贩伤不起、社会伤不起!
  
  其实站在客观位置上反思城管目前位置,似乎有点夹缝中生存的味道。城管工作辛苦,扮演的基本又是“黑脸”角色,开展工作上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另外,因其工作面较广、工作强度较大,常常需要“协管”“临聘人员”补充人力,这就要求领导者不能出现管理和监督的“缺位”,应该在选人用人上加强甄别和培训。更应该注意出现矛盾时不能以一句“该暴力执法人员为临聘人员”不了了之。
  
  城管执法代表的是政府部门的行为和形象,城管暴力执法背后是对政府形象的损害及民众对政府的背离。笔者认为“城管执法进展屡屡不顺”、“暴力执法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除城管执法人员良莠不齐专业素质水平有待加强、小贩不配合城管执法屡禁不改之外,主要是在当前整个大环境下官方与商贩之间的协调相处关系。政府力度应更多的放在引导扶持的“疏通”上,光靠城管执法管理其实是一味的“堵制”,不能解决其根本,久而久之就将让矛盾爆发。
  
  鲧治水,逢水就堵,围埋为主,挡一时是一时。禹治水,逢水及引,疏通河道为主,让河水顺利进入大海,真正解决水患。现今城管执法管理行为更像鲧治水,只起得一时之效,还容易激发矛盾引起反弹。官方应学习大禹治水,顺势导向,下功夫多扶持,从根本上找原因,加快规范化脚步,让商贩实现低成本规范性经营。文明执法、相互理解、政府引导,以后“城管执法”将不再是“头条”。
  
  文/谭思慎

来源:红网

作者:谭思慎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06/30670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