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看来,公务员意味着铁饭碗,每年考公务员的人众多,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似乎以为考上公务员的一劳永逸了。而社会舆论,却对公务员群体进行污名化,总是将公务员同安逸、享受、腐败等联系在一起。泸州某副镇长的辞职无疑给社会一种冷思考。他让我们思考表面光鲜生活的背后辛酸。
基层政府是连接老百姓和上级政府的通道,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意上传的作用。但实际上基层政府却是两头都受气,两头都不讨好。思考其主要原因几个方面。第一、一票否决压死人,不敢做事。基层政府面对上级各式各样的考核,而上级部门为了增加自己工作的影响力,把许多指标设为一票否决。这意味即使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一票否决的项目出了问题,干什么都白搭。而基层政府面临众多的一票否决项目,包括党建、计划生育、上访、安全卫生等十几个项目。太多的一票否决项目,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对,使其容易产生懒政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基层政府难以把精力放在地方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第二、基层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力做事。基层政府主要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什么事情都要通过基层政府来实施。但是基层政府却面对着财政收入少的困境,使其难以有财力来做事情。基层政府承担过多的事权,却享受较少的财权。即使有惠民建设项目,也必须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第三、缺乏价值关怀,无“心”做事。主要体现在基层公务面对繁琐的事务,过多的压力,使其理想信念容易动摇。基层政府做了不少事情,却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基层公务员难以有做事的成就感。而社会舆论也过这些基层公务员过多的压力,其自身苦闷难以得到排解,不得不思考“自身何处去”的问题。
其实基层公务员吐槽这些苦衷,不是想唤起社会的同情,而是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社会应正确对待基层公务员群体。基层公务员也是普通的个人,也承担着社会变迁的巨大压力。目前,社会各群间有效、善意沟通较少,而受惯性思维以及媒体的片面化宣传的影响,形成对其他社会群体刻板影响。
其次,上级政府要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加强作风引导。上级部门要多到基层走走,了解基层真实情况,而不能做在办公室进行臆想和推断。习书记指出,要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在考核指标设计方面,要更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增强正确的导向性,增加对实际工作的考核。另外,做好作风引领工作。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作风问题根源在上级。上级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带头贯彻八项规定,扫除“四风”,保持良好、正派的工作作风。
最后,基层干部做好自身的提升工作。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要落实好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做好基层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创新社会管理,真诚服务群众。另一方面,要仰望星空,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态,充分认识条件的艰苦性,正确看待遇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思想水平。
文/戴升
来源:红网
作者:戴升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