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管并非“鬼见愁”群众需予以理解

来源:红网 作者:连华驰 编辑:叶鹏 2013-07-11 00:06:17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近年来城管恶性执法事件的不断发生,加之网络平台的大量曝光,群众对城管队伍的印象越发变坏,厌恶度与日俱增。那么,国家怎么会容忍这样一个“暴力”执法群体的存在呢?
  
  在我国,保证国内秩序正常运行的执法队伍,有维护治安的公安,有疏导交通的交警,有打击非法商贩的工商等,而保护城市环境卫生也需要一支专门负责的执法队伍,这就是中国城管。
  
  城管部门负责的是当地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同时,对城市风貌塑造、商户占道经营的管理等也是其工作的重心。简单的说,城管就是是城市的管理者,是城市形象的维护者。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城管,道路、广场、公园、水面等等,市民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会被商贩肆意瓜分占用的七零八落,整个城市将没有秩序可言。
  
  如今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中国城管,无时无刻都承受着群众的关注与监督,但凡有一件暴力执法事件的发生,便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随之而来的更有诸如“城管是中国最强的部队”、“城管可复国”、“城管应被派去钓鱼岛执法”等各种明嘲暗讽。既然城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执法队伍,为什么又会被群众嗤之以鼻呢?
  
  中国的城管,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职业,管理非法占道经营是城管的主要工作,但城管一驱逐占道经营者,旁人就会说其不痛人情,不明白群众的疾苦。大家不妨试想,如果自己身为城管,身负职责使命,对于占道经营该管还是不管?不管是不尽职,管了又是冷血无情,实乃矛盾。诚然,通常满街乱窜,随地摆摊的小商贩都是收入少、生活条件差的人群,但因为其生活艰苦,就可以全然不顾城市秩序了吗?所以,单说城管执法,本身并没有错,真要论起城管和群众的矛盾根源,其实还是归于体制问题。
  
  在提倡文明执法的今天,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城管恶性执法的事件发生?这确实和城管部门的用工制度有关。当今的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都是严格控制的,由于人数的限制,包括城管、公安、交警等执法部门不得不以招收临时工来填补执法人手的空缺。虽然,正式的城管人员也有执法的情况,但相对较少,怎么样毕竟是个编制人员,谁会随意砸自己的铁饭碗呢?而就临时工来说,身为手里有一定实权的城管队员,所面对的小商贩又是好欺负的弱势群体,其缺乏使命感从而自控力差,极易倚强凌弱。
  
  城管暴力执法虽然不是一个普遍问题,但依然深受群众厌烦。究其根本,城管执法制度的平衡性差,管理城市和照顾群众感情很难得到有效平衡。文明执法还得要城管队伍多研究新奇方法,对待商贩需受得住嘴和拳头,对待群众应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同时,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还需要跟上,尽可能地从社会福利上放宽政策照顾弱势群体,毕竟追逐小商贩不如规范小商贩。
  
  人分好坏,城管也不能避免。遇到暴力执法事件我们需关注其严查严处,而对于按照规章制度执法的城管人员,我们也应给与理解和支持。
  
  文/连华驰

来源:红网

作者:连华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1/30723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