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性格测试”选拔干部有点玄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大发 编辑:易木 2013-07-22 00:01:49
时刻新闻
—分享—
  从今年开始,湖北省钟祥市综合考评办与上海复旦大学一起,结合钟祥党员干部建设现状,编制成了一套卡特尔测试问卷,为全市600多名党员干部勾画性格图谱,并以此为钟祥市委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4张问卷、90个选项,详尽勾勒出干部性格特点、生活情趣等,号称“能把人画到骨子里去”,使每一名干部都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7月21日中国广播网)
  
  钟祥市选拔干部引进性格考评机制关注了一个人的心理学特质,有一定的科学性。“性格改变命运”,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人因为性格特征的差异而命运迥然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用人考评上的进步。但这种考评方式也有许多的不足,至少在目前而言还是让人觉得有点玄。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核心的人格差异。严格地讲,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人格测验也无所谓对错。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受后天的影响,是不断变化和趋向稳定的。因此,以性格测试选拔干部就未免会“走眼”,被眼前一时的性格检测所“误导”。
  
  性格作为心理学的范畴,本身有着许多不易观测的性质,即使通过一些外象去可以看出一个人一定的性格特征,但那也是多次观测研究的结果。试图通过一次测试就敲定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科学检测,还是需要严格按照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去进行,避免让不准确不科学的实验结果影响现实工作。弄得不好,就会犯主观唯心错误。按照这套检测系统,一个有才耿直刚烈的干部也可能因“性格不好”而遭淘汰,一个圆滑世故的干部也可能因“性格好”而被提拔选用。
  
  以前曾出现过招公务员把性格测试纳入考分的新闻,一时广为诟病。主要原因是一旦把性格作为选拔权重分值的话,就会给人“弹性”录取的漏洞。因为这部分是软性得分,如果有人瞄准此分做文章,就会造成许多不公平现象。现在引入性格测试选拔干部,会不会同样早就不公现象呢?此外,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工作的影响作用有时并不是很密切,选拔人才主要还应看他的德才兼备,而不是性格。
  
  据了解,钟祥的卡特尔测试只是当地引入的干部第三方评价的一部分,性格测试占第三方评价的10%左右,不计入干部考评总分的。但另一方面又称,此举就是帮助干部认识自己,帮助上级选拔干部。也就是说,性格测试分数也可能就是最后决定上级选拔干部的重要“砝码”。一旦性格测试真的达到“性格决定命运”的程度,而测试过程和方式又不是很科学而成熟,岂不是许多真正有才的干部可能会因一个“性格”问题而屈才了?建议还是谨慎运用“性格测试”为好。
  
  文/徐大发

来源:红网

作者:徐大发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2/308461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