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整治群租房问题只是社会伤口的贴胶布

来源:红网 作者:钟惠琳 编辑:易木 2013-07-22 00:01:39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参与群租房整治工作的马晓勇眼中,住房与流动人口数量的矛盾不解决,单纯的打压是没有用的。他也承认,单靠整治,难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租房问题。有群租者表示,整治后,曾经的邻居不少搬到了更远的平房里,也有人重新回到了地下室。(7月21日《经济观察报》)
  
  都说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发展,但事实上问题也不少。蚁族们的无奈,群租房的存在,也在展示我们这个社会的另一面。那里有着中低收入者的悲鸣,有着社会未来的苦痛。群租房这样的伤口都有着社会的病源,如房屋、房租的价格和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这里面也不乏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矛盾的身影。
  
  群租普遍,极端的也有50几个人挤在一个90平米的房子里的。但一些地方出现有房无人的鬼城,就算北京、上海这样房屋需求如此大的地方也有不少空置的房子。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另一种悲哀,有人需要房,有人有房,但却无法中和问题。因为有房的人需要的是钱,而需要房的这些人却因为没钱却只得挤在可怜的群租房里。这种矛盾在现在这个金钱时代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面对这样的社会伤口,政府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比如修一些求职公寓,提供一些卫生、安全的廉租房,或是针对特定人群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等。当然减小社会收入差距、缩小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要求政府快速解决,但至少应该让社会看到政府的努力。这些措施对于群租房这样群体或许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创可贴,但至少可以减轻一点痛苦。但事实上现在的一些政府部门做的不是贴创可贴,而是贴上一张张密不透风的胶布,让伤口恶化,发脓腐烂。
  
  这就好像我们说这个社会很富足,到处都摆着美味的食物待售,但是周围却坐着一群囊中羞涩而又亟需食物的人,他们只得买下自己能够负担的馒头啃着。但是政府却说啃馒头不营养,不许啃,拿走了他们的馒头。于是有人恬不知耻的宣布很高兴看到这个城市有很多食物,没有啃馒头的人。可是却忘了去关心那一群失去了自己仅有馒头,但又不知何去何从的人。
  
  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我也是住着群租房的一员。群租房有隐患,不安全、不舒适,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只能住那样的地方,因为安全、宽敞的地方我们住不起。
  
  文/钟惠琳

来源:红网

作者:钟惠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2/30846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