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肩负一地环保监督重任的环保局副局长,竟然对举报者如此反感,这让人很是惊诧。何以作为监管方的环保副局长,不热心调查排污举报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而第一反应是认为举报者造谣?环保局反倒成了排污企业的保护者了。更何况,举报者手中还拿着有关企业肆意排污的照片,所谓有图有真相,但这好像更加激怒了这位副局长,进而大爆粗口,让大家滚出去。
环保局副局长仿佛比排污企业本身更反感举报者,这般角色转换本应只出现在戏剧中,却在现实中真实上演了,当环保局成为偏袒排污企业的一方,监管的角色自然落空,正义一方的力量显然被无限弱化,从而使治污成为了空谈。如此,被奚落、被喊滚出去的又何止是当时的那几个举报者,还有当地民众的环保、健康权益,以及人们对于环保事业的信心。
如今,这位爆粗口的副局长已被停职,并要求道歉。但事情不能到此结束。谁都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而该副局长对有关排污企业的偏袒甚至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以至于一见举报就暴跳如雷,若没有半点利益瓜葛又岂会如此?所以,还要进一步查清其与排污企业究竟是何种关系,有没有利益往来。而对于群众举报的排污企业,也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相应处理,正视民意诉求。
群众在环境保护上的监督举报,本是一种正常的权利,环保局热心接收举报,并积调查问题,也是应有的义务。而如今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常常无视民众的监督,并极力为污染企业辩护。可以说,正是由于环保部门的不作为,让排污举报“滚出去”,才有了污水滚滚。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不论是出于地方经济保护主义,还是本身就与污染企业有利益瓜葛,都没有将治污环保作为必须履行的职责。甚至在一些官员眼中,动真功夫治理污染只会自断财路。
免去一个不作为的环保副局长的职务理所应当,而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免去举报人被大喊“滚出去”的风险,如何让环保部门的角色归位,这些都需要环保机制的深层次改革。显然,被利益深深束缚住的环保官员、环保思维、环保模式,也应被喊“滚”。
文/寇宇龙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