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潮”并不是近来和上海独有的现象。凡是参加过中考的人,肯定都见证过一些复读生的喜和悲,只是有的通过复读进入等级较好的高中,有的却是一年时光付诸东流,竹篮打水一场空。复读也不只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流行,农村地区的复读现象也很普遍。我们不惊讶于个别学生复读,但是当复读成风,大有扩张之势时,我们不禁要问,初中“复读狂潮”为哪般?
说来说去是学生们争夺不同教育资源的结果。这些初三复读生可以归为两类:一是过了“资格线”未过“理想线”的学生;另一类是没有过“资格线”的“线下生”。前者复读是为了更好的博得好学校,后者复读则是为了挤入“普通高中”这条大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复读生,都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高中教育资源:能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希望踏进“重点高中”,只能上职业高中的学生则希望冲刺普通高中。
不同的教育体制,分配教育资源的方式有异,进而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因此,复读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和差距,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从横向上来看,我国教育体系存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二者的差距十分明显。普通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受国家财政支持较大,是人们心目中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长期被政府搁置一旁,财政支持不及普通教育,很难不让人们产生“低人一愁”的感觉。同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就业等方面差距巨大,比如国家公务员和一些大型国企的招聘,只要本科学历以上学生,职业教育学生在不同方面受到歧视。说家长“好面子”,希望孩子上普通高中而不是中专,其实反映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不同地位。
纵向而言,在普通教育内部,存在着各种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也让教育“层次分明”。大学有“985”、“211”、省属重点、省属普通之分,这种分类,让高校的差距越拉越大,使得各种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不是以学生能力为信号,而是优先重点院校学生,甚至“学历查三代”,又反过来助推了高等学校的差距。就高中而言,也有省级、市级、县(区)级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之分,它们的生源质量、教师水平、硬件设备等,不可相提并论;同时不同等级的高中,在考取不同等级大学的升学率上也有天壤之别。因此,那些不能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选择复读,无疑反映了我国教育体系纵向上的差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学生们希望通过复读进入理想的教育层次,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复读狂潮”会浪费教育资源,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重复的学习中突飞猛进,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适合走普通教育这条路,因为职业教育原本是那些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佳选。
因此,当初中“复读狂潮”来临之时,我们应该多些反思,复读仅仅只是家长们“好面子”吗?究竟我们该有怎样的教育体制,来缩小教育横向和纵向上的差距,让适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学生都能自由选择,而没有“优越”和“丢脸”之分?
文/肖纲领
来源:红网
作者:肖纲领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