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偷窥暴力成为一种新闻现象

来源:红网 作者:文峰 编辑:叶鹏 2013-07-30 00:50:42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周末,“学霸情侣”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不陌生。“比赛终于结束了,最开心的不是得到了什么牌子什么名次,而是和你并肩站在了最后的领奖台上,一起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家孩子们的祝福”这样一句原本私密的悄悄话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很多人也毫不客气的随意评析。而对于大家关心的学霸爱情话题,当事女孩却通过媒体透露:不愿意多谈,并希望多保留私人空间。
  
  不可否认,一位18岁女孩充溢幸福的隐私被成千上万的网民偷窥和讨论,这里面可能有一种慕美心理,但是这种以美之名即使可能没有恶意,可偷窥都是一种暴力。因为它影响到了一个公民的安静生活。毕竟不是每一个都愿意成为公众人物,更何况公众人物也有其不可侵犯的隐私权,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域。
  
  当事女孩说:“原本只是自己在私人空间(人人网)写的一条状态,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流传了出去,我觉得这是很私人的事情,不希望有人关注,真希望这几天赶紧过去,大家就淡忘这件事了”。可是媒体和公众似乎在装睡,因为百度热词依旧存在,微博和qq空间转载还在继续,网页图片仍在更新,媒体对此事新闻价值的挖掘和消费在配上吸引眼球的标题之行中貌似并未就此停息。
  
  没错,少男钟情,少女怀春,这无疑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爱情也确是小说等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人们向往这种美好,正常人也都会祝福这种美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请收敛好好奇心和偷窥欲,只好好祝福就够了,不要把它推成焦点,因为有些男孩女孩毕竟压根就不是靠绯闻和吁求围观,自作文章的明星一族。
  
  网络法律专家丹尼尔·沙勒夫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一书中就曾说:“网络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美好,它如同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莽撞、任性、无畏、不受约束、不计后果……”毋庸置疑,近十年来,互联网改变了中国,如今自媒体的出现使得话语权和信息收集能力有了一种空前的变革,可是人们活在这种大数据时代的同时必然意味着被网络数据包围,自己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被人搜索的数据。而不言自明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曝光于众,任凭赏玩。
  
  诚然,网络需要法治,但也更需要公众和媒体在换位基础上的自制。不要随意去偷窥和惊动别人的幸福,因为偷窥是对私域的打扰,并且这种打扰也是对我们原本珍视和羡慕之美的破坏,有些美事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显得更为艳丽。因此,莫让偷窥暴力成为一种新闻现象。
  
  文/文峰

来源:红网

作者:文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30/30941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