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说,中外联合办学,确实是贡献多多。因为它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国际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不过,发展到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却蜕变为捞钱的重要手段,受害的只能是那些国内考生。
面对这些考生的受害现状,我们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他们考分不高却又是心比天高,我们也可以善意地提醒他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无论是指责还是提醒,有一个前提,我们都不应该忽视,那就是,中外联合办学蜕变成合伙捞钱的起因何在。
无论考生的高考分数是高还是低,“人往高处走”的心理与追求,是没有什么过错的,如果再考虑到合作办学的宗旨所在,我们理应对中外合作办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合作办学,之所以沦为联手捞钱,从现实的角度看,与我们国内的高校,随意降低合作办学的门槛,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如果随意一所国外的野鸡大学,都能够堂而皇之地与国内高校甚至是一些名校开展合作办学,那么,合作办学,沦落为联手坑爹,可能就是无法避免的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的开价太低,必然导致他人的乘虚而入。因此,面对合作办学的变味,国内高校,必须反思自己的合作目的以及合作条件,而不应该仅仅以“我们也是受害者”来应对舆论与社会的批评。
而从更为深远的层面分析,合作办学的变味,也与我们高校的招生制度有关。同样一名考生,同样是那些分数,放在国内,连个二本甚至是三本也上不了,而报读合作项目,却能够“获得中外两所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如果这不是赤裸裸的欺骗,那只能说明,我们自身的办学宗旨,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此时,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许多考生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蒙蔽了双眼,更应该反思,我们高校的招生制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与合作办学一样火爆的是,最近几年,国内考生出国留学,也是愈演愈烈,并且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有报道称,中国留学的热潮,已经成了挽救美国许多高校的救命稻草,这样的局面,可能不应该仅仅用国人崇洋媚外就能够解释清楚的。自身问题多多,只能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内考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远赴他乡异域。
合作办学也好,留学热潮也好,在很大程度上,都说明了,我们自身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捧着响鼓让别人打”的尴尬,而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国内高校,除了强化自身而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外,还必须反思我们的招生制度。否则,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高校,包括一些大学,打着合作办学的幌子,前来招摇撞骗。
文/范德洲
来源:红网
作者:范德洲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