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中国孩子来讲,修学游或许还是一个很新鲜的词汇。实际上,这种将学习和旅行融为一体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像日本、美国,这些孩子到了假期,会找一个国度、一个地区,有时候去报一个班、去学一种技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学旅行。而反观中国的修学游,些许流露出“只游不学”的意味。例如此次北大之行的日程主要是游览,基本上是一种对北大校园的观光,对北大的学生和生活也只是通过大学生辅导员的介绍才略知一二。
为何“中国式修学游”“只游不学”?其症结在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一言以蔽之,当考试成为教育的唯一手段和目的时,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东西当然不学,甚至学了也没用,考试也不会考。而在发达国家,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修学旅游十分盛行。日本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完成在本国或国外的修学旅行;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明确将修学旅行及其载体青年旅舍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探究“中国式修学游”的心理动因,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它来源于学生和家长的名校情节,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仰望名校的种子,并由此激励其今后的刻苦学习。而多年苦读之后最理想的结果,莫过于能够找到一份轻松、体面的好工作,如此才算梦想的实现。而赴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修学游的火爆更是为了出国镀一层金,以便今后在找寻工作途中更具优势。无法摆脱的应试教育魔咒让修学游蒙上了一层阴影,背离了其初衷,遭遇了“只游不学”的尴尬。
如今人们对教育赋予了太多的期望,进而成为教育不能承受之重。教育成为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高等的社会地位等的捷径。这种强行的绑架造成了教育的功利化与物质化。考试成为衡量教育水准的唯一工具,以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思维则根深蒂固。再加上现今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分配不均,更加加深了人们心灵的扭曲。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道: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应试教育传授的仅仅是知识,而非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在我们忘掉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些什么?
文/华雨
来源:红网
作者:华雨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