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孝”之名行“诈”之实,爱心将何处安放

来源:红网 作者:吴俊 编辑:叶鹏 2013-09-03 00:29:18
时刻新闻
—分享—
  路遇“孝子”喊你陪他母亲聊天、打牌,请你记得多留个心眼了,这有可能是抢劫。日前,天心警方向媒体通报,经过连续缜密侦查,其一举侦破了市内连续发生的抢劫老人金器案件,共破案11起,目前,抢劫嫌疑人李某某及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刘某某被依法刑拘。(9月2日《长沙晚报》)
  
  报道一出,立即联想到了影片《天下无贼》,无疑,电影中的农村娃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有良心”的行窃者,并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安全、顺利保住了娶媳妇的钱。可是,电影毕竟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会遇到“有良心”的行窃者,天下又怎么会无贼?君不见,但凡地铁、车站里,公交车上,居民小区内以及商场、医院等公共场合,均是行窃、欺诈等违法行为高发地,稍不留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作案目标。
  
  俗话说:君子易处,小人难防。就当人们加强警惕,采取各种措施严格防范时,殊不知,他们的作案方式和技巧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或是甜言蜜语,略施小惠;或是声泪俱下,诉说自己或者家庭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帮助;或是散布谣言,引发恐慌,再实施敲诈;或是谎称自己有多大本事,可以替人办事……如此种种,可谓是种类繁多,叫人防不胜防。
  
  与光天化日抢劫不同,这些手段更具隐蔽性和针对性,也更容易得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利用了大家的同情、怜悯、善良之心,把爱心成为了犯罪的工具。当一个人哭诉着他的境遇时,当一个“孝子”央求你陪他父母聊天时,我们难免不会产生侧隐之心,为之动容,伤心落泪,甚至是毫不犹豫,帮他一把;当我们得知自己的子女、亲人正处危难痛楚时,定会心急火燎、如坐针毡,想尽一切办法要让他们解困。所有的这些行为,因为我们深受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也深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来自心灵最深处、最纯朴、最善良的行为举止却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爱心被亵渎。想象得出,其后果十分严重:不仅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遭损失、社会秩序遭破坏、文明新风遭污秽,更为关键得是,当猜忌多于信任,冷漠大于热情,人们之间疏远、隔阂成为必然,内心向善的力量被压抑,长期如此,何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怎能构建温暖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不让爱心遭亵渎,除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严厉打出和惩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外,坚守住内心的那份纯真,坚定自己的信仰,多扬一些社会正气,多尽一些力所能及,多做一些凡人善举,你我每个人都是社会“正能量”的构筑者、实践者。
  
  文/吴俊

来源:红网

作者:吴俊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03/313269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