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佳节将至,全国给地纷纷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制止公款消费,抵制奢侈糜烂消费行为,连各地事先准备好的中秋晚会节目也被精简,有的甚至干脆直接取消,看似风很清,气很正,其实是表面平静,但却是暗潮涌动,只不过有的人是以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抵制中央的决策部署罢了。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表明了人们希望在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中秋佳节对广大普通人民群众来说更寄托着对亲人和朋友的美好祝愿,国家也在几年前将中秋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就是希望人们能在这个节日里幸福团圆、平安快乐、家庭和谐。把这个节日的气氛妆扮得热闹而不隆重,简约而不简单,让人们过一个朴素大方、快乐祥和的中秋佳节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可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中央的要求,更是人民的需求。其实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平常时间,广大群众更欢迎“三下乡”活动多一点,群众需要的是庄重而不是隆重,是热闹而不是热烈,是新颖而不是豪华。中秋佳节办一台简约朴素、通俗易懂、群众寓意接受、反映人们生活的晚会未尚不可,只不过要重内容,轻形式,厉行节俭而已。
不论是中央的“八项规定”还是之前中宣部等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的要求,都是以提倡厉行节约为准,要求节俭办事,并没有要求直接取消。有的地方直接取消中秋晚会是对中央的精神实质没吃透,简单的删减,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行为。其中包含着决策者们不愿意创新实干,喜欢走老路。老路一堵,就不动脑筋思考如何让把群众的需求和中央的要求结合起来,给群众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直接就用简单的取消来对待中央的政策,既是对中央政策的曲解,更是对群众文化生活的不负责。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是群众的需求,创新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群众的文化生活而言,中央要求的是节俭而不是取消,群众欢迎的是艺术而不是奢侈,不要用简单的取消代替节俭,因为取消的不仅是晚会,还有群众的需求和人们的创意。
文/胡永生
来源:红网
作者:胡永生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